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瀏覽文章

我州全域旅游花開別樣紅

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14日

亞丁景區門票站游人如織。

游客蜂涌木格措。本網記者 田杰 攝

花海漫步。

游客追捧白玉手工藝制作。

丹巴藏寨。

    ■本網記者 馬建華

    海螺溝莽林泛濤,貢嘎山冰川交匯,木格措湖水天一色,塔公草原草青地闊,丹巴古樸的藏寨、碉樓,亞丁瑰奇的仙乃日峰、央邁勇峰、牛奶海、杜鵑坪……數不盡上蒼的饋贈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大美甘孜閃耀著絢麗奪目的光彩。

   稻城亞丁、燕子溝、伍須海、紅石公園、磨西古鎮、爐霍山歌、霍爾文化……一大批高原瑰寶,沉睡上千年,如今大放異彩。歡歌伴鍋莊,美景迎笑臉,康巴大地盡情演繹著“全域旅游”脫貧壯闊的波瀾!

   201111月,州委、州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游”新概念后,依托豐富的資源稟賦大手筆規劃,站位高遠,科學“構圖”,先后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配套實施《甘孜州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涉及 82 個重點項目,估算總投資1330 億元)、《甘孜州州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甘孜州交通重點推進項目(2013-2015 年)》等具有前瞻性、實效性和可操作的規劃。自2011年以來,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業收入年均增長分為27.26%24.61%,旅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15%;全州現有旅行社19家,星級酒店11家、星級鄉村酒店29家,星級酒店和非星級社會旅館2500余家,接待床位數約8.2萬余張;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鄉(鎮)、村27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逾5萬人。

   全域旅游先行區 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盛夏的甘孜,氣候宜人,花團錦簇,溪水潺潺,牧歌悠揚,美不勝收。自駕游、組團游、騎游,15.3萬平方公里的甘孜大地上,隨處可見操著不同口音的游客,大美甘孜醉了天下人。

   723日和82日,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先后考察了我州的全域旅游。王東明指出,要堅持規劃引領、高點起步,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把全域旅游作為整體提升區域發展水平的戰略舉措再定位、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再規劃。要堅持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全域旅游產業協同聯動新體系。做美做精核心旅游景區,讓游客到民族地區旅游更便捷更安全更舒心。要堅持旅游惠民富民,讓民族地區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增加收入、過上好日子。探索“政府+公司+貧困村”等開發模式,讓貧困群眾以旅游資源、扶貧資金等入股參與旅游開發。

   尹力強調,要高水平規劃、科學有序發展,切實做到景區與周邊自然環境、當地歷史文化和群眾生產生活相協調,旅游產業與一二三產業相融合;要大力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構建立體交通網絡,加強進入景區各類交通方式的有效銜接,建設統一標準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務中心、自駕車營地等,加快補齊旅游業發展短板;要進一步提升景區管理服務水平,完善景區標識標牌,改造提升觀光平臺、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豐富游客體驗,同時強化旅游市場監管,讓游客旅游更加便捷安全舒心。

   201111月,州第十次黨代會正式確立了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圍繞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奮斗目標,從構建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品牌、旅游應急救援、旅游扶貧“五大”體系著手,從全域資源、全面規劃、全境打造、全民參與四個方面做好全域旅游頂層設計,將全域旅游進一步精準定位為“全域山地旅游”,致力打造“甘孜山地旅游、東方戶外天堂”。按照東部環貢旅游圈、南部環亞旅游圈、北部康巴文化旅游帶整體布局全州旅游發展,推動“旅游+”融合發展、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提升“圣潔甘孜”旅游品牌形象、優化旅游環境、助推產業富民和脫貧奔康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基本框架,明確提出到2020年旅游總收入和接待人次在2015年基礎上翻一番,分別達到200億元和2000萬人次,對GDP貢獻率上升至40%,游客接待人數占常住人口的20%;旅游直接就業人員達到8萬人,占全州從業人數的43%;農牧民旅游純收入6021元,占農牧民全年總收入的33%;旅游稅收占全州財政稅收的45%

   經過5年的實踐,全域旅游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2月,我州被整體納入國家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名單。

   “全域旅游”推行以來,我州以《全域旅游規劃》為總綱,指導規范區域內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農牧業現代化、土地利用等各項規劃和項目工作。城鎮鄉村規劃按照景城一體、產城、產村相融的思路完善了城鎮體系和新村規劃編制,按照A級景區標準規劃打造旅游城鎮,突出了康巴文化和區域民俗特色,實現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現代元素相結合,丹巴甲居藏寨、鄉城白藏房等景區引領前行,建成了“田園牧歌式”的“宜游”城鎮;通過推進城鎮化與新村建設、牧民定居、移民搬遷的良性互動,按照便民理念規劃設計城市生活區、配套設施,建設具有人文關懷和文化品位的“宜居”城鎮,康定江巴村、俄達門巴,道孚雀兒村等具有代表性的村莊美不勝收;新都橋、塔公鎮等為代表的以實現城鄉統籌和創新社會管理打造的旅游產業為主導的“宜業”城鎮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甘孜寸土寸美,寸土寸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按照“道路景觀化、交通旅游化”理念,把過境道路修建成了富有人文氣息的景觀大道。“每走一次318,視覺享受都不同,這個景觀大道,美在四季,美在寸土。”已經騎游過境多次的劉先生不禁感嘆。

   近年來,我州通過實施旅游暢通、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精品線路、最美景觀大道等“十大”旅游工程,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旅游服務保障能力和甘孜旅游品牌形象有所提升。實施“交通+旅游”融合工程,推動交通提質增效,提升供給服務能力,擬在國省干道沿線依托43個養護站點和景區(點)、鄉(鎮)、村寨建設旅游綜合服務體78個,正在抓緊建設國道318康定至雅江200公里示范段項目。實施“旅游廁所”革命工程,建成12個試點生態環保旅游廁所,解決了高海拔地區缺水、缺電、易凍、排污等技術難題。

   我州以海螺溝、亞丁、木格措等骨干景區建設精品景區為目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骨干景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連同次級景區形成精品旅游環線。亞丁景區正式啟動5A景區創建。海螺溝景區在成功創建5A景區的同時,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速實施城鎮風貌改造和景觀打造工程,各地呈現競相加快發展的態勢;以“圣潔美麗甘孜、康定情歌故鄉”旅游品牌為統攬,建立和提升甘孜整體旅游形象。確立康東地區—香格里拉之顛(貢嘎山)、康南地區—香格里拉之魂、藍色星球最后一片凈土、康北地區—藏文化之源—格薩爾故里3個區域旅游品牌形象。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四季主題,推出環貢嘎山生態文化之旅,香格里拉之魂生態游,川藏線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等精品線路。

   按照“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的思路,提升縣鄉村“三級旅游體系”建設,實現“一年大變樣、兩年大見效、三年展新貌”。今年提升康定、甘孜、稻城等9個“魅力縣城”,力爭2年時間實現“魅力縣城”提升達100%,讓縣城“綠、亮、美、特、活”起來,形成特色文態。圍繞重點景觀大道沿線鄉鎮建設,著力打造磨西鎮、新都橋鎮、香格里拉鎮等95個“風情小鎮”,力爭3年時間全覆蓋325個鄉鎮,做到所有鄉鎮小而精、小而特、小而雅,形成特色形態。重點建設杵泥村、烹壩村、亞丁村等183個旅游沿線“美麗村寨”,力爭3年時間全州2679個村均成為“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美麗村寨,形成特色業態。

   旅游業惠民富民 讓農牧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旅游扶貧,是甘孜人為自己找尋的新路。稻城的香格里拉鎮,懷抱著名的亞丁風景區,用美麗戰勝貧困,是近幾年的事。

   稻城香格里拉鎮依山而建,彩色卵石鋪就步行道,水景觀與綠樹相映成趣,鱗次櫛比的藏式風情建筑展現新姿。桑吉林街商賈云集,中外游客絡繹不絕。僅兩三年工夫,這個“偏僻的角落”變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旅游小鎮”。

   今年夏天, 四季蓮花客棧店的客房很走俏,北京、上海、深圳的游客住得都不想走,不少老外慕名而來。阿里呷向店主李雪出租了十多間房,過去都用來堆柴火,拴牦牛,屋角結滿蜘蛛網,臭氣刺鼻,現在卻是助他脫貧的漂亮客棧。他說,得感謝亞丁的美景。

   丁杰東是亞丁村的建卡貧困戶,2014年他家那幢閑置破舊的三層石頭白房子搖身一變,成了風情濃郁的藏家小樓,由村上幫助協調,出租給景區旅游公司,年終一結算,25萬元的收入擺在他面前,驚得他目瞪口呆。亞丁村的其他34戶村民的閑置房,也都在當地旅游產業的輻射中齊刷刷變成了“脫貧樹”。

   3年間,全鎮的民居酒店發展到142家,達到每天8000人的接待能力。位于海拔3600米高處的拉木格村,16個建卡貧困戶去年人均收入過萬元。

   雅江縣八角樓鄉沿國道318線,一座座藏族特色濃郁、華麗氣派的鄉村酒樓映入記者眼簾。記者隨意走進一家叫進寶的鄉村酒店,老板張金國說,去年他家僅民居接待收入就有12萬元。張金國搞民居接待有15年了,過去居住在公路旁邊的山坡上,雅江旅游發展起來后,他就有了搞民居接待的想法。10年前,他就把房子建到了國道318線旁邊,前后投資200多萬元,建成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鄉村酒店,有停車場,可一次性接待70多人。酒店的價格在80元到300元不等。他已經帶動了13戶村民發展鄉村旅游。

   “色達大酒店開張后,我就被他們招收為酒店服務員。一個月的工資超過了3000元”。811日,色達大酒店的服務員卓瑪說,她家住色柯鎮幸福村,家里有7口人,是精準扶貧對象。她在這里工作還包吃住,一年下來有3萬多元的收入。像她一樣在色達大酒店工作的本地員工就有12名。

   “隨著來色達旅游的游客呈現井噴式增長,2016就有38萬人次,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酒店餐飲業的發展,縣城有78家酒店,可接待4000多名游客食宿。酒店業的興旺,帶動了貧困農牧民就業,以每家酒店接納10名本地服務員計算,至少有700名貧困農牧民得到了就業,收入普遍在3萬元左右,加上農牧民蟲草等其它副業收入,可以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色達縣文化旅游和廣播影視局副局長王玉川告訴記者。

   理塘縣奔戈鄉卡灰村,當地群眾建起了“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品開發型旅游扶貧基地,聯合企業在村上建設鮮奶加工基地,貧困戶人均可增收2500元。拉波鄉正呷村的蜜蜂養殖產業、德古村的俄色茶種植業、呷洼鄉日西村的黑木耳基地、絨壩鄉卓亞村的藏香豬合作社……旅游新村,千帆競發。

   20158月開業的嘉姆尊酒店,是康定市木雅景區攜手民營企業聯合打造的景區帶動型扶貧實體,當地貧困群眾以景區入股,不但可以享受景區資源紅利,還通過協議,獲得在企業就業和由企業購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好處。“這一批學員培訓結束后,到康定木雅澤朵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從事餐飲服務、保潔、保安等工作,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呷巴鄉俄達門巴村主任向多說,景區運行后,這里的貧困戶不但能脫貧,而且有望致富。

   “旅游接待人數從2012523萬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13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9.7億元,分別是2011年的3.0倍、4.4倍,拉動就業20.8萬人,旅游業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州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人說,近年來,全州逐步呈現出游客滿意、群眾增收的“雙贏”格局,未來幾年時間,隨著雅康高速、格薩爾機場等一系列重要出境通道通車、通航,全州旅游產業將會呈現“井噴”發展,綠水青山將成為農牧民群眾脫貧奔康的“金山銀山”。

   在全力推動全域旅游戰略進程中,我州“依托資源”鼓足“錢袋子”,探索推進“企業+資源”“新建+保護”“股份+資產”“就業+保險”的景區開發模式,走出一條“資源變資產、牧區變景區、窮人變股民、牧民變居民”的旅游脫貧之路。稻城縣亞丁村依托亞丁景區發展由過去的人均年收入不足1900元增加到2016年人均年收入5.9萬元,在全州率先實現脫貧致富。康定市俄達門巴村依靠木雅景區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400元增長到2016年的61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5萬元。“打造產品”擴充“錢袋子”。圍繞四季主題,開發觀光避暑、休閑度假、農牧體驗等鄉村旅游產品,大力發展鄉村、山地、文化等旅游提升回游率。圍繞4條景觀大道和6條旅游精品線路,打造26個特色旅游鄉鎮、46個精品旅游村寨、三星級以上鄉村酒店84家、省級民宿達標68戶,培育旅游扶貧村91個,引導扶持3000戶貧困戶、10000余人從事旅游服務增收。雅江縣日基村打造鄉村酒店13家,其中4家評星,2016年旅游旺季期間,平均每個鄉村酒店一周收入達1萬余元。圍繞“酒、肉、果、蔬、茶、菌、藥、水、糧、油”等資源,開發“藍逸冰淇淋、雪域俄色茶、阿西土陶”等“名、特、精、優”旅游商品20余個。建立覆蓋全州的旅游電商平臺,推動在線宣傳、營銷,幫助形成穩固的市場和客源。2016年,稻城縣拉木格村僅線上銷售野生菌干片實現收入1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76元增加至7000元,集體經濟由零增長為34800元。“藏藝通”公司直接帶動70余名群眾就業,帶動300余名群眾致富。

   記者從州旅發委獲悉,上半年,我州接待游客577.89萬人次、旅游收入56.64億元,同比增長30.14%30.17%,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37.04%36.30%。其中,接待國內游客572.85萬人次、旅游收入56.14億元,同比增長29.96%29.95%;接待入境游客5.04萬人、旅游外匯收入756.96萬美元,同比增53.19%53.16%。為提升旅游品牌,我州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今年我州預計實施康定新都橋鎮、道孚八美鎮等19個重點景區環線、集鎮和村莊周邊庭院、節點綠化和植被恢復。目前,我州已建成8個自駕車營地、30個綜合服務站;打造特色旅游村寨19個,培育了雅江日基村、道孚雀兒村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如今,我州正在按照規劃藍圖,大手筆描繪“全域旅游”丹青圖。

  • 上一篇:2017四川甘孜山地旅游節即將拉開序幕
  • 下一篇:沒有了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四子王旗| 鹤山市| 太原市| 长岭县| 邢台市| 正阳县| 濮阳县| 开阳县| 石泉县| 无为县| 丰台区| 汉中市| 祁连县| 林州市| 北安市| 冕宁县| 雷山县| 赤水市| 泾川县| 松溪县| 韶山市| 白河县| 麻城市| 宜良县| 安陆市| 昆明市| 从化市| 浦北县| 建瓯市| 宁城县| 施秉县| 临汾市| 万荣县| 蓬溪县| 苗栗市| 南昌市| 漠河县| 绥芬河市| 泾川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