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瀏覽文章

紅色緞匾見深情

甘孜日報    2019年10月28日

革命后代參觀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

    ◎本網記者 謝臣仁 文/圖

       一名僧人和兩名紅軍首長的雕塑,矗立在一座藏式房屋前。藏漢文的“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鮮紅大字映入眼簾,門簾上繡著的蕭克將軍“紅軍長征到鄉城,藏漢相處日相親”的題詞彰顯著濃郁的紅色本色。

       1936年5月9日,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從中甸出發,向定鄉(鄉城)挺進,5月14日抵達定鄉(鄉城)縣城。紅軍到達縣城時,鄉城桑披寺派人迎接紅軍,并動員四鄉百姓賣給紅軍大批糧食、柴草,紅軍給送糧群眾專門發給通行證。紅六軍團住在老桑披嶺寺,紅軍戰士由寺院僧人安排分散居住在老百姓家中。紅六軍團在鄉城籌集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向當地老百姓進行抗日宣傳,幫助當地百姓發展農業生產。

       紅六軍團向桑披寺贈送了以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張子意為名題有“扶助番族、獨立解放”的紅色錦緞匾和銀錠、銀壺等物,抒寫了一份“藏漢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篇章。紅六軍團在鄉城休整了7天,5月20日,紅六軍團離開鄉城沿碩曲河北上。

       紅軍嚴明的紀律,對寺廟僧侶的尊重,對百姓的幫助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紅軍在甘孜州鄉城“槍不響、雞不鳴、狗不叫、麻雀也安寧”的故事,至今依然流傳。1991年,鄉城縣舉辦首屆“5·15”紅軍紀念節,蕭克將軍曾題詞“紅軍長征到鄉城,藏漢相處日相親”。

       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到達鄉城,鄉城縣決定利用原桑披嶺寺舊址修建紅軍長征鄉城紀念館。紀念館占地8665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于2013年11月8日建成開館。紀念館以文物展品、歷史圖片和場景介紹等形式追憶中國工農紅軍“突圍西征、北上抗日”的偉大壯舉,再現了蕭克、王震將軍率領的紅六軍團途經鄉城與各族群眾結下的深情厚誼。

       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是國務院扶貧辦、四川省政府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共同發起的“保護紅軍長征遺址暨推動甘孜旅游業發展工程”首批項目之一。紀念館以實物、圖片和史料以及壁畫形式融入“聲、光、電”現代科技對文物進行布展。“扶助番民,獨立解放”,蒼勁的大字在鮮紅的錦緞上鋪陳,歷經70年風雨,錦緞依舊是鮮艷的紅色,墨跡清晰可辨,這是當年蕭克、王震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鄉城留下的珍貴印跡,彰顯著先烈們的革命情懷,讓參觀者接受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教育。賀龍簽發對藏族同胞夏拿古瓦簽署的委任令,再現了紅二、六軍團經過中甸時,藏族同胞夏拿古瓦幫助紅軍購買給養,成為了紅軍保護尊重當地群眾的最好證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命令,再現在1937年危急關頭,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彰顯共同抗日明大義之舉。

      紀念館布展期間,蕭克將軍之子蕭星華捐贈了蕭克將軍使用多年的一批珍貴文物,建川博物館向紀念館捐贈了467件紅軍文物。從紅軍用過的大刀、地雷、手榴彈到紅軍戰士的綁腿、挎包;從見證紅軍艱難歲月的油燈、竹馬鐙到紅軍繳獲的相機、皮制子彈袋、醫療用品等,豐富的紅軍實物與歷史資料,成為紅軍長征的歷史見證。,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個個故事,深動還原了紅軍長征途經鄉城的情景。如今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成為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的革命教育基地,讓“藏漢一家親”的民族團結情誼永遠傳承發揚。



  • 上一篇:走進甘孜縣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
  • 下一篇:2019丹巴嘉絨鄉村風情節開幕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长春市| 通江县| 哈巴河县| 黑山县| 大理市| 大名县| 阿瓦提县| 东辽县| 赤水市| 江安县| 林西县| 化隆| 新野县| 始兴县| 陕西省| 舒兰市| 禹城市| 靖安县| 洪雅县| 黄陵县| 泰宁县| 孟州市| 门源| 绥德县| 东平县| 汶川县| 大悟县| 蕉岭县| 城市| 西华县| 正阳县| 莲花县| 渝中区| 南阳市| 巩义市| 湛江市| 垦利县| 十堰市| 汕头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