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瀏覽文章

康巴風情

《甘孜日報》    2014年03月03日

  奇麗的風光

  畫面

  一幅四川省地圖占據整個畫面。

  地圈逐漸擴大到能明顯地看出“成都”和“康定”兩地的地名。一條紅色箭頭從“成都”伸出逐漸化為一輛吉普車。車上坐著三個人,駕駛員小張,女記者琴措(藏族),中年畫家老徐。

  車子上飄著一面小紅旗,旗上幾個紅色大字:“康巴采風隊”。

  吉普車在川西平原上奔馳。車窗外田疇交錯,林木森森,一幢幢新建的小洋樓掩映在竹林叢中——好一幅田園景色。

  吉普車登上二郎山。奇麗的高原景色直撲眼前:姿態各異的山巒開滿杜鵑,飛騰直下的瀑布墜落山間,蒼松古樺直插云天,川藏公路蜿蜒盤旋……

  車至山頂,只見浩渺的云海淹沒山谷,山峰像小船浮蕩在云濤之中。三名采風隊員佇立山頂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忽然,遠處的貢嘎山峰在云翳中忽隱忽現……

  畫面上疊印出片名《康巴風情》。

  畫外響起激越雄渾的主題歌……

  吉普車從二郎山頂急轉直下,直駛瀘定橋。 

  看,一座造型奇偉的鐵索橋,在急流上橫空出世。三名采風隊員在綠女紅男中走上瀘定鐵索橋。憑欄眺望,大渡河水迎面撲來,令人昏眩。

  小張靠一靠琴措肩頭,三人走過橋頭,登上紅軍欄,琴措跟小張、老徐頻頻指點:這兒是當年紅軍指揮員指揮奪橋的地方,這是紅軍當年掩護奪橋的機槍陣地,那兒是當年奪橋的二十二勇士的出擊點……

  采風隊三人再登上紅軍樓最高層,跳望瀘定城鱗次櫛比的新起的高樓,俯瞰鐵索橋下滾滾的大渡河水,呼吼著奔向東方……

  畫面上是一面飄拂著的采風隊旗的特寫。

  采風隊三人的背影逐漸變大,插在小張肩上的獵槍槍口上的采風隊隊旗在山風吹拂下習習招展。

  采風隊三人朝著遠處的冰峰前進,后面跟著兩個趕馬的彝胞,他們邊走邊哼起無法理解內容的山歌調。

  冰峰越來越近了,已經能分辨出冰峰、冰川、冰谷、冰融洞和冰裂縫的輪廓了。

  小張跑到高處,舉起望遠鏡四處瞭望,琴措搶拍遠處的冰峰、冰川的奇景,老徐不斷在畫板上勾劃冰峰的雄姿……

  眼前是冰川消融形成的冰洞,狀如城門,奇妙極了,但人馬不能通過,只能佇立觀賞。

  來到涌泉,這是冰川消融的流水潺潺有聲,系海螺溝的水源。

  解說詞

  從成都出南門,經邛崍、雅安、天全,便進入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了。

  甘孜藏族自治州古稱“康巴”。這里山川秀麗,物產豐饒,在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百萬藏、漢、回、彝各族人民。遠在漢朝,康巴的先民就與中央政權發生了聯系。唐宋時期,逐漸繁盛。元、明、清王朝在甘孜州推行土司制度。1939年成立了國民黨西康省政府,1950年11月24日成立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實現民族區域自治,1955年更名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進入甘孜州,必先經過高達3427公尺的二郎山。這山山勢險峻,古樹參天,路途艱險,氣候異常,是四川到西藏的必經之路。解放后,川藏公路,從成都可達拉薩。

  瀘定是甘孜州的門戶,世界聞名的瀘定鐵索轎就修建在縣城內。康熙四十年春(1701年),征服了大渡河一帶蕃民,為加強其統治,派員修橋。康熙四十六年橋建成。橋東西長三十一丈一尺,寬九尺,有鐵索十三根,上鋪板,以利行人。康熙皇帝御筆親題《瀘定橋》。

  1935年5月,毛主席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奪取了這座鐵索橋,打通了北上抗日的道路。

  如今,瀘定城己經是一座新興城市,高樓矗立,市景繁華,交通發達,離鐵索橋不遠,有鋼纜橋,石拱橋,是川藏公路線上的樞紐,為繁榮發展內地邊疆的政治、經濟、文化起著重要作用。

  瀘定境內多奇山異水,海螺溝就是重要的風景區之一。這個景區的主要特色是原始森林中的現代冰川,主要觀賞點有冰川冰融的城門洞、涌泉、冰裂縫、冰川刻槽、巨型錯落體、懸扇、巨大的冰潭石、原始森林和溫泉。東坡的海螺溝冰川伸進森林線達六公里,它的下限海拔僅2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 上一篇:瀘定方言俚語
  • 下一篇:藏文《格薩爾》精選本編纂出版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西丰县| 英超| 尼玛县| 逊克县| 会宁县| 潞城市| 西和县| 韶关市| 巫溪县| 阿城市| 洛隆县| 莱西市| 湾仔区| 西丰县| 阳山县| 民勤县| 奎屯市| 青阳县| 临高县| 墨玉县| 清水县| 南皮县| 论坛| 乌鲁木齐县| 安仁县| 桑植县| 沅陵县| 澜沧| 静安区| 邵阳市| 神农架林区| 余庆县| 闵行区| 吉首市| 中卫市| 额尔古纳市| 喀什市| 三都| 京山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