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23日
作者簡介:
白瑞(洛加澤仁)教授,雕塑家,四川教育學院美術系系主任(1997-2006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雕塑學會理事、四川省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高校高級教師職務評委和學科成員(1991年-2004年)、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成為有突出貢獻專家。
白瑞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個具有高等學歷的藏族雕塑家。出生于康定普通藏族家庭,13歲考入四川美術學院附中,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之旅。升入大學本科以后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聞名中外的主題雕塑《收租院》和《大樹新愚公》的創作、實習。1968年在葉毓山教授的帶領下,參與了毛主席塑像的制作、放大工作(現存于成都軍區大院)。1969年,從美院雕塑系畢業后分配到部隊工作,繼續從事他的藝術實踐活動。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雕塑作品《山鷹》《草地黃昏》《牧童》《康巴兒女》等,多次選入全國、全軍及省美展并獲獎。
1989年,白瑞接受十世班禪活佛的委托為其本人及經師塑像,他成功塑造了十世班禪活佛的寫實雕像并引起轟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也對他和他的作品進行了特別報道。
1986年始,白瑞投身于藝術教育事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藏族和漢族的美術人才。同時他還承擔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過近二十年的潛心研究,他對藏族傳統唐卡畫進行浮雕形式的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利用扎實的寫實技巧,對唐卡佛像人物進行了創新改造,使人物更加生動、個性化,富于深刻的形象含義。既有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的古樸風格,又具備了現代審美品味,創造了新的美學標準,這在藏族造型藝術史上還是首創。這種形成系列化、規模化的浮雕形式專題展覽在全國也是第一次舉辦。
圖文來源于大型畫冊《雪域丹青——輝煌甘孜六十年美術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