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一位銀匠藝人的頑強堅守

甘孜日報    2017年10月25日

     ■陳忠華 王學濤

      45歲的劉興東17歲那年跟父親學打銀器時,平遙古城有八九十家銀器店鋪。如今,整個古城內只有兩家仍在頑強堅守。

     “手工銀器費工價高,市場生存比較難。”劉興東舉例說,一枚銀戒指手工做要兩三天,賣500元,而機器一天100個也能做出來,只需要幾十元。“買手工銀器的是小眾群體。”

     平遙古城是中國山西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800余年歷史。古城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1997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傳統工藝品,銀器曾是古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在劉興東的清代四合院里,筆者看到了從前新娘子佩戴的宮鎖、小孩過生日戴的掛鎖,上面龍鳳呈祥、五子奪魁、五“蝠”捧壽、喜上眉梢等吉祥圖案活靈活現。

     隨著時代的變遷,劉興東的生意也一波三折。1997年,他在古城最繁華的明清街租下一個店鋪,由于生意蕭條兩年后便關掉了。但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一位專門來古城收老銀器的臺灣客戶。

    “他看我做的不錯,剛開始零星購買,后來逐漸增多。”劉興東說,臺灣商人喜歡手工銀器,2005年至2015年,臺商的訂單能占到七成左右。

    近兩年,來自臺灣的訂單大量減少,這讓劉興東有些緊張。他背著銀器到全國各地推銷,發現北京等大城市和南方地區對傳統工藝很重視,這讓他大開眼界,訂單也隨之而來。

   “現在不愁銷,就愁做不出來。”劉興東說,他的銀器以飾品為主,購買的客戶很多是搞珠寶設計的,銀器與玉、珊瑚、琥珀一起搭配,做“中國風”的飾品。

    與銀器打交道29年,時光在變,但劉興東的手藝一直未變,而是更加精益求精。在他家里,記者看到一座藏傳佛教的銀佛龕,上面吉祥八寶鏨刻得尤為精致。這件作品曾在第50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獲得2015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

   “打銀器核心是鏨刻,要有坐得住的功夫。”劉興東說,鏨刻工藝出師在三年左右,因為學習周期長,愿意學習的年輕人不多。而劉興東的鋪子“人丁興旺”,2005年他開始收徒弟,如今已有5人出師,正在帶的還有5人,最小的18歲,最大的24歲。

   “手工制作的銀器有靈氣,能把人的思想、感悟融入其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 上一篇:小閣樓上的慢時光
  • 下一篇:郭達停云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平陆县| 塘沽区| 金门县| 靖远县| 延津县| 永和县| 方城县| 阳高县| 鹿邑县| 南和县| 曲阜市| 鹰潭市| 宁海县| 阿勒泰市| 丹巴县| 威信县| 凤山县| 花莲市| 盖州市| 湘潭县| 平顺县| 双流县| 神池县| 昔阳县| 北碚区| 古蔺县| 大名县| 达州市| 田阳县| 平顺县| 陇南市| 襄樊市| 政和县| 随州市| 雷波县| 镇雄县| 沁阳市| 洪湖市| 南京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