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德格雕版《甘珠爾》

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5日

德格印經院內部。

德格印經院收藏的雕版。

雕版印刷現場。

       ◎噶瑪降村 向秋卓瑪

       藏文的《大藏經》是由《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分組成,是佛教經典的總集。

       德格版《甘珠爾》經版均為雙面刻版,每一塊經版長64厘米,寬10厘米,厚3厘米,除去手柄10厘米,凈長54厘米。共有103函,1108種,版片33013塊。

       藏文《甘珠爾》曾經有過12種不同版本,按照雕刻前后的順序排列來看,德格版《甘珠爾》是第六位。其它版本久已失傳,自從該版本刻制以來,藏文《甘珠爾》整理、對校發現凡有異同之處都是以德格版為正確做底本。

       曲甲登巴澤仁執政期間(1729——1739),德格成為西藏多元文化協調發展的大搖籃。他的統治轄區,苯教和佛教寧瑪、噶舉、薩迦、格魯五大教派和諧共存,相互包容,共同發展。各教派學說的教義教規經典一視同仁,共同得到完整保存并流傳。土司家族曾雕刻過《三體合璧八千頌般若經》等典籍印版,其刻書技術力量雄厚,刻印質量屬上乘,并已形成一定的風格、特色,而天時地利和人文因素具備創建印經院的條件。曲甲登巴澤仁首先雕刻了《甘珠爾》印版。據德格版《甘珠爾總目錄》記載:曲甲登巴澤仁52歲,公元1729年7月6日在倫朱頂開始籌備雕刻《甘珠爾》,任命八邦寺第一世司徒曲吉迥乃(1699——1774)為編審師,開始籌劃編輯工作。土司調集了轄區內的著名書法家、刻工、畫師以及一大批青年僧人,以師代徒的方式讓他們學習書法和雕版印刷技術。在7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工作中,由司徒曲吉迥乃、洛薩旺波、噶瑪巴珠和克追扎西翁珠等人搜集公元八世紀赤松德贊時開始編寫的《旁塘目錄》、《欽普目錄》和《登迦目錄》以及《那塘甘珠爾》、《蔡巴甘珠爾》的手抄本及當時藏區能找到的典籍和目錄作為參考,《麗江——理塘甘珠爾》為主要母本。

       公元1730年2月3日,正式在倫珠頂開始進行校對和雕刻工作。為了提高印版的質量,土司規定實行三級審校制度,即書法家們負責對寫好的版文進行兩校,以便及時修改錯漏。然后經編審師們復審和終審后,方可交刻工雕刻。刻完后,編審師們在清樣上還要進行三校。版面改動較多的進行重刻,改動較少的進行補刻。規定的校次不準任意減少或改動。雕刻工作由噶瑪班珠和次白總負責。經過60多名書寫員、10名編審師、400余名刻工以及100多名雜工的艱苦勞動,浩繁的《甘珠爾》刻版工程于在公元1734年完成。印版所用經費,折成茶塊共計7622包(每包約20公斤)。

      雕刻完《甘珠爾》印版后,繼續雕刻了《薩迦五祖文集》、《佛教源流》和修法儀軌等各種單行本文獻60多函,并開始刻制了《丹珠爾》。據有關資料記載 《薩迦五祖文集》是在俄爾堪布扎西倫珠的大力支持下,搜集了噶阿尼當巴所編的《薩迦五祖文集》以及龔埡和更慶等寺廟保存的六種不同版本對照校勘,以曉達桑林寺保存的《薩迦五祖文集》為底本,由木桑銀巴嘉措為編審師,于公元1734年4月25日始刻,公元1736年完成。各工種所用經費折成茶塊共計1013小包(每包約10公斤)。摘自《藏文雕刻版印刷傳承與保護》


  • 上一篇:藏區·茶葉·古道
  • 下一篇:那三條江河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闽侯县| 皮山县| 阳曲县| 巨野县| 镇原县| 鄂尔多斯市| 德昌县| 和静县| 浙江省| 天长市| 丰县| 彩票| 开远市| 宝应县| 凤城市| 黄龙县| 丹凤县| 浦城县| 巴青县| 乌恰县| 禹州市| 吴江市| 乐东| 崇阳县| 四平市| 永登县| 项城市| 定西市| 扬州市| 即墨市| 稷山县| 富裕县| 桓台县| 龙口市| 太和县| 搜索| 司法| 银川市| 淮安市|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