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23日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道孚縣溝爾普村大蔥種植基地。記者 王明陽 攝

盛夏的甘孜大地,處處涌動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脫貧摘帽的股股激流——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加快基礎建設、易地扶貧搬遷、落實“兜底脫貧”……我州各地正朝著脫貧攻堅目標攻堅克難,穩健邁進。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

咬定目標、苦干實干。

去年,我州先后發起“春季攻勢”“夏季戰役”“百日攻堅”和“百米沖刺”,實現366個村退出、11444戶49441人脫貧,瀘定縣即將成為全州首個“摘帽縣”。

今年,我州將全面推進深度貧困脫貧攻堅第三場戰役,確保年內實現康定、丹巴、九龍、鄉城、稻城5縣(市)摘帽,463個貧困村退出,11585戶48301名貧困人口脫貧目標。

閃光的數字,是我州干部群眾不忘初心、風雨兼程,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真實印記。

嘹亮的號角吹響,艱難的沖鋒開始。近幾年,我州各級黨委政府聚焦精準扶貧這一關鍵、基礎扶貧這一重點、產業扶貧這一支撐、就業增收這一核心,緊盯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抓住時間點、下足“繡花功”、打好攻堅戰。

◎本網記者 陳斌

立志前行 點燃藏鄉群眾的希望之光

“村子要擺脫貧困,我們自己也要努力?!?月28日,在鄉城縣沙貢鄉仲古村委會,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里人聲鼎沸,一堂別開生面的致富發展課正在進行,村民們都豎起耳朵“聽講”。

“技術學到是自己的,技術有了,產業才能做大,才能真正脫貧?!钡弥r民夜校開課,該村村民拉姆早早來到“教室”,搶了一個靠前的位置,聽到精彩處,拿著筆在紙上認真的寫寫劃劃。

“為了讓更多群眾能自力更生走上致富道路,我們根據自己村的實際,給群眾講解致富的知識和方法,讓群眾在思想上有所轉變?!眲傇谵r民夜校上完課的仲古村“第一書記”春花介紹,自己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后,除了在農民夜校給大伙講解脫貧先立志的故事,還挨家挨戶走訪,并為每位貧困戶制定了幫扶措施。

拉姆說,自己也是窮了大半輩子的人了,以前干部也常來看望,鄰居也常來救濟,自己也習慣了。自從在夜校聽了課后,再加上干部面對面講解,自己也想通了:脫貧還得自己加油干。今年,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讓她家種上了100株藍莓苗,但是缺乏農作物種植技術,藍莓苗長勢不好,剛好借這個機會進行學習。在大伙的幫助下她家還養了6頭豬,按市價15元/斤、每頭豬100斤來算,收入9000元。

由于鄉城縣很多貧困村地處偏遠,村民思想停留在過去干部“包辦”扶貧的層面,為了轉變這樣的思想,激發群眾自身要致富的內生動力,鄉城縣通過服務上門、課堂入戶等形式,讓扶志成為轉變群眾脫貧的一個重要抓手,不斷改變群眾思想,變脫貧“輸血”為脫貧“造血”。

近幾年,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目標,鄉城縣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準確把握群眾思想動態,激勵貧困戶燃起脫貧的銳氣、熱情和決心,實現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雙同步”。為了推動貧困群眾轉變“等、靠、要”觀念,充分調動自身致富動力,該縣還充分了解貧困群眾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本著“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因人而異、按需配菜,幫助他們有效掌握一門種養技術。

“如今,脫貧致富、過上富裕生活仍然是貧困群眾最現實、最強烈的愿望。我們就是要走進困難群眾內心,準確把握大伙的思想動態,把脈問診、對癥下藥,為貧困戶排憂解難,把志氣、信心送到農戶心坎上,幫助貧困戶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喚起他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鉚足精氣神、擼起袖子干、立志拔窮根?!编l城縣委副書記、縣長黃進說。

產業扶貧 讓群眾脫貧有了金鑰匙

初春時節,記者走進丹巴縣巴旺鄉齊支村的葡萄園看到,十幾位當地村民小心的走在田壟上,忙于為葡萄修枝、除草、搭架。

以前收入主要靠種植玉米的47歲村民降初登干,是巴旺鄉齊支村種植戶之一,對于他家來說,一切都因這小小的葡萄而發生了改變。他說,全是國家的政策好,康定紅葡萄酒業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化運作模式與自己簽訂優質釀酒葡萄種植協議,無償提供種苗及管理技術支撐,還將實行優質優價將自己所種的葡萄全部收購回去,保證了種植效益和利益?,F在,康定紅葡萄酒業公司承包了村民們的葡萄園,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經營,既規避了風險,又為大家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去年,全村58戶藏民均通過種植釀酒葡萄實現了增收。真正地體會到了種植釀酒葡萄帶來的經濟效益,他們對于今年的擴種釀酒葡萄更是充滿了信心和干勁。

“過去,村民們靠種地來維持生計,即便人均耕地面積還算不錯,每畝地的純收入也只有兩三百元,根本不夠一個家庭過活。為了生存,許多人只得離開家鄉、外出打工。自從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得土地流轉費、務工費,輕松過上富足生活。去年,我在合作社務工,收入近萬元,我家種了3畝釀酒葡萄,收入兩萬元,照這樣計算,今年脫貧應該沒問題?!苯党醯歉蓾M臉洋溢著幸福,平時自己照看葡萄園,她妻子可以忙些別的事,這樣不但錢包逐漸鼓了起來,自家的擔子也輕了許多。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核心,只有明確產業、培育產業、提升產業、聚焦產業,才能使貧困戶早日脫貧。

過去,丹巴是農業大縣,但依靠傳統農業,村民增收難、發展難,扶貧效果始終難以提高;為進一步加快推進產業扶貧,該縣在貧困村大力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在因地制宜培育產業上下足功夫,改善村級基礎設施、發展鄉村旅游;同時,該縣立足自身資源、引進龍頭企業、建立專業合作社,做大蔬菜、畜禽、林果等產業,將粗放經營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做好優勢農產品和規模種養的保障,并精準對接市場,以整體規劃指導產業發展,依托龍頭企業培育精品、高端市場,從而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貧困村要想富起來,發展產業是關鍵,選準產業是關鍵中的關鍵?!钡ぐ涂h委書記何文才的話充分體現了該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思路。他告訴記者,為發揮產業扶貧優勢,縣上啟動扶貧工作方案,為貧困村選定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駐村干部,切實做到幫扶目標任務、規劃計劃、項目資金、幫扶責任、監測管理“五到村”,結對幫扶、脫貧計劃、產業培育、跟蹤監測、效益體現“五到戶”。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村級產業,這既是我州產業扶貧的主要做法,也是做強我州村級產業的關鍵。據了解,今年,我州將繼續強化產業扶貧攻堅,創建旅游扶貧示范區2個、旅游扶貧示范村40個、鄉村民宿達標戶300戶,拓展3個100公里脫貧奔康產業示范帶,建設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基地25萬畝,

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施策、從“等靠要”到合力攻堅、從“富腦袋”到“富口袋”……近年來,我州各地精準發力,主攻短板,結合實際選準產業發展方向,因地制宜發展致富產業,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貧困戶有事做、有錢掙。

“精準扶貧就是要摒棄過去政府是‘救世主’的認識,而是要讓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產業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敝菡泵貢L、州扶貧移民局局長楊慶華向記者介紹,下一步,我們將依托地緣、資源和產業等優勢,大力實施大棚蔬菜種植、畜牧養殖、林業基地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以合作社為龍頭帶動各村的產業發展,切實帶動貧困戶增收。

科技扶貧 為貧困群眾插上脫貧翅膀

4月22日,康定市金湯鎮先鋒二村核桃種植基地里熱鬧非凡,來自四川農業大學、省林科院的專家組正在給當地群眾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新品種栽培模式、新優品種介紹、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一項項種植戶所需的實用技術在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指導和交流。

金湯鎮先鋒二村地處半高山,溝壑縱橫,氣候溫涼,該村地形及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木。長期以來,由于該村核桃品種雜、品質不好,加之種植戶缺乏實用技術,導致村民們守著300多畝核桃樹資源大喊窮,產業致富的夢想一直未能實現。

在該村村民韓友權的核桃種植園,記者看到園內雜草叢生,一株株核桃樹長勢參差不齊?!翱粗颂屹u得那么俏,我也心動了,前幾年在山林地里栽種了不少面積的核桃樹,但由于缺乏種植經驗,長勢一直不好。”如何防治核桃病蟲害,提高核桃產量,成為了韓友權的一塊兒心病。

圍繞核桃樹長勢不好,核桃產量不高、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萬雪琴現場為韓友權講解了整形修剪、施肥等核桃冬季管理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實用知識。

“核桃專家來到村里,把實用技術送到了田間地頭;他們親自教我們如何種植、管理、防治病蟲害,讓我們大開眼界,也讓我們對來年有個好收成充滿希望?!表n友權滿懷信心地說。

萬雪琴認為,核桃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村民種植核桃,正是看中了它的“錢”景。由于各地種植的核桃樹品種不同,產品投放市場的價格也高低不一,從而導致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收益。

“經濟要發展,必須得有產業支撐,核桃產業提質增效計劃就是當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笨刀ㄊ协h林局副局長洛絨曲珍告訴記者,我們將以此次“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為契機,借助省上和部分高校的人才優勢,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和科學普及,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使資源和產業形成較高程度的匹配,讓產業強起來,老百姓富起來。

“農民要致富,離不開核桃樹,核桃產業將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边B日來,通過深入巴塘、稻城、九龍、康定等地調研走訪,萬雪琴與隊員們達成共識,引進良種核桃嫩芽,因地制宜開展核桃低矮嫁接提質增效計劃。

核桃產業不僅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也是全州科技扶貧的一個縮影。自精準脫貧工作啟動后,我州各地把科技扶貧作為扶貧開發戰略的重中之重,建立扶貧示范基地,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壯大農村實體經濟組織,切實提升當地的脫貧致富造血功能。

據了解,今年3月26日,四川省“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在成都正式啟動;從今年起至2020年,全省將采取“人才+團隊+項目”方式,每年統籌選派科技專家深入深度貧困縣開展科技扶貧;該活動啟動以來,油菜、核桃產業技術專家先后奔赴我州開展產業調研、咨詢,開展當地急需的產業技術培訓和現場技術指導;他們帶著感情、滿懷深情、充滿熱情,用科技幫助我州摘“窮帽”、栽“富根”、開“富路”,推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目標盡快實現。

創建四好村 開啟群眾幸福生活

今年3月,和煦的陽光灑滿九龍縣子耳河畔。在該縣子耳鄉銀廠灣村,該村深度貧困戶呷馬爾即將搬進新修建的彝家新寨:“現在路快修好了,交通方便了,我也在山下新建了房子,漂亮干凈,還買了新家具,通水通電通信號了,馬上就要搬進新房,我們全家人特別開心?!?/p>

呷馬爾向記者介紹,過去,通村機耕路由于受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影響,經常斷道,坡陡彎急路窄,運輸建筑物資的司機不愿意進山,在鄉政府駐地,一塊價值3元錢的空心磚運到村里,加上運輸費就要賣到5.2元。如此高昂的建設成本,讓不少有意愿修建房屋的村民望而卻步。

小康路上,絕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貧困人口,九龍縣、子耳鄉黨委政府決定一次到位,修建長達28公里的通村硬化路,徹底解決銀廠灣村沿線2300名村民的出行難、運輸難問題。同時,九龍縣委主要領導通過向省委爭取,該縣被納入了全省彝家新寨建設區域。九龍縣打捆扶貧資金,按照新建戶2.5萬元,改建戶1.6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去年開工建設以來,已經完成了90%的風貌改造。

“我們按照‘四好村’的標準,高質量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該村村支書沙馬史古告訴記者,村民沒有講衛生的習慣,鄉上便組織部分村民到灣壩鄉考察,要求村民將農具、被子擺放整齊,美化庭院。選出衛生文明戶,獎勵前10名洗衣機、熱水器、打茶機、電飯煲等,通過設立衛生獎,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大大增強。現在的銀廠灣村環境美了,村民舒適感提高了。

房屋風貌統一了,美觀的民居坐落在青山綠水間,村民住上好房子的愿景即將實現;路修好了,基礎設施完善了,發展產業推動群眾脫貧奔康勢在必行。據了解,銀廠灣村通村硬化路即將完成,縣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為村民量身定做了產業發展規劃,今年,銀廠灣村將實現摘帽?!?/p>

銀廠灣村是只是我州“四好村”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今年,我州將嚴格落實“六個精準”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進一步強化住房安全攻堅,堅持“三結合五靠近”思路,加快推進9064戶易地扶貧搬遷、3063戶危舊房改造、2555戶土坯房改造、395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解決群眾住房安全問題。



  • 上一篇:俯首甘為播綠人
  • 下一篇:我州舉辦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宜都市| 榆林市| 牟定县| 抚远县| 通山县| 荔波县| 平远县| 衡山县| 扎鲁特旗| 镇巴县| 渝中区| 闵行区| 永年县| 沐川县| 宁蒗| 日土县| 辽宁省| 厦门市| 章丘市| 濮阳县| 金平| 温泉县| 呼伦贝尔市| 逊克县| 县级市| 临邑县| 剑川县| 来凤县| 涟水县| 夏河县| 西林县| 林周县| 石狮市| 高平市| 乌拉特中旗| 保定市| 苏州市| 阳信县| 武胜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