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海拔4250米的一線堅守

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08日

記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脫貧攻堅駐村團干部專項”獲得者羅絨志瑪

羅絨志瑪在飲水工程現場工作。

  ◎見習記者 汪青拉姆

“志瑪來啦!”坐在門口曬太陽的卓瑪阿婆拉起她的手,寒暄起來。她就是共青團甘孜州委學少部副部長,現任理塘縣格木鄉學說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隊長的羅絨志瑪。

格木鄉學說村位于理塘縣南部,距縣城115公里,全村共有165戶92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615人,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在羅絨志瑪的努力下,學說村于去年順利脫貧“摘帽”。

今年五四青年節,羅絨志瑪獲得了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脫貧攻堅駐村團干部專項”稱號。作為全省兩名獲此榮譽的其中一員,她的駐村幫扶之路有何不同,記者日前帶著這個疑問采訪了羅絨志瑪。

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拓寬致富渠道

2017年5月,羅絨志瑪走進理塘縣格木鄉學說村。海拔高、離縣城遠,沒有油路,沒有網絡信號。她坦言這是她對學說村的第一印象。“雖然初見這樣的情況時,讓我心里有點忐忑,但海拔再高也高不過群眾的利益,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學說村的現狀。”她回憶起當初的那段時光,內心仍然澎湃。

2017年,學說村通了油路;2018年,村里通了網絡信號,還安裝了路燈。“現在,我們村的村民吃完晚飯后,還三五個人邀約一起轉路鍛煉身體呢。”村民尼瑪說。

學說村是理塘縣最大的一個貧困村,貧困人數也最多。“責任的背后是信任,我得擔起擔子,帶領群眾發展產業,拔窮根。”羅絨志瑪一次次走村入戶、摸底調研,收集鄉、村兩級對發展產業的意見建議。在走訪過程中她發現,學說村是純牧業村,具有豐富的天然牧場資源和放牧經驗,而且村民家家戶戶都養馬。于是,她心里萌生出發展養馬產業的想法。經過召開座談會和村民大會,與群眾、當地干部達成一致意見,連同臨近的察卡村,聯合成立嶺·格薩爾炯格育馬合作社。

“我們選擇發展養馬產業,還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原因是我們鄉有舉辦賽馬活動的傳統,我想在保持群眾傳統愛好的基礎上,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羅絨志瑪表示,“為加快村里的脫貧步伐,也為了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聯同察卡村建設了600畝人工飼草料基地,建立了育馬養殖場,修建了飼養基礎設施,成立了預防疾控體系,力求把合作社打造成為集育、馴、銷為一體的集體經濟。”

去年,學說村已經順利脫貧“摘帽”。“為了鞏固脫貧成效,今年我們想把合作社進行提檔升級。”羅絨志瑪告訴記者,“在加大向廣大愛馬人士推廣合作社的馬的同時,我們還將通過讓購馬者免費參加村里的賽馬活動、體驗牧民生活等附屬活 動,發展旅游產業。”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

“我們村是純牧區,2008年后,群眾才開始集中定居。所以,他們的衛生習慣和思想觀念都比較落后。”羅絨志瑪坦言。

“為了改變群眾的習慣和觀念,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增強其‘造血’功能,我們決定以‘農牧民夜校’為抓手,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羅絨志瑪聯合駐村工作小隊成員和當地干部組成工作隊,制定村規民約,講解脫貧攻堅政策,監督執行“六洗一掃一整理”要求。除此,她還在村里組建了村級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負責日常監督和服務工作。“服務隊由村里的年輕人組成,現在,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基本涵蓋各個領域。”羅絨志瑪表示。

如今,縣、鄉開展活動,都有學說村志愿者服務隊的身影。去年7月13日至17日,理塘縣格木鄉順利舉辦第七屆格薩爾賽馬會。活動期間,志愿者服務隊承擔了賽事活動服務、嘉賓引領、垃圾清理、入戶宣傳等工作,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能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我感覺很自豪。”尼瑪作為服務隊的一員,還經常向村民宣講中央、省、州的惠民政策。

“要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不能單靠宣講,還要讓他們參與其中,看到變化,才能更直接地激發他們的干勁。”羅絨志瑪說。

“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離不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離不開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在學說村的各個路口和垃圾池邊,處處可見印有藏漢雙語的標識牌。“這是為了督促村民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由村里的青年志愿者設計制作的。”羅絨志瑪告訴記者。

在羅絨志瑪及當地干部的積極努力下,學說村以制定一套村規民約、發放一批健康衛生包、張貼一組文明新風標示貼、建好一個公益專柜、舉辦一場主題活動、開展一堂“農牧民夜校”精準扶貧互動課、組建一支村級脫貧攻堅志愿服務隊、進行一次最美家庭評比為內容,在創建“青字號”文明示范村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阻斷代際傳遞

去年9月,新學期開學,正在瀘定縣讀書的學說村小伙兒鄧珠降措,收到了來自眉山市新聯會副會長、科苑農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喬志軍的3000元愛心助學金,這是羅絨志瑪努力爭取的結果。

羅絨志瑪在走訪中了解到,學說村4名特困生中,鄧珠降措還是一名孤兒。“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不能讓孩子因為貧困降低讀書的積極性。”她決心要支持4名孩子完成學業。她向派出單位團州委匯報了相關情況并尋求單位支持,團州委通過牽線搭橋,得到愛心人士喬志軍捐贈的11000元助學款,雙方同時達成協議,將此項愛心助學行動持續3年。

收到愛心助學款后,羅絨志瑪帶著駐村工作隊成員,到貧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在受助學生次乃彭錯家中,羅絨志瑪反復叮囑學生家長:“要將這筆資金用來解決孩子在校期間的生活費用,不能另作他用。”同時,羅絨志瑪告訴次乃彭錯要學會感恩,樹立信心,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除了4名特別貧困學生得到愛心助學金外,羅絨志瑪還通過幫扶單位團州委的支持,解決了轄區內50名貧困學生的助學基金,共計5萬元。

真正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單靠物資幫助是遠遠不夠的,羅絨志瑪深知這個道理。于是,她請來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益西正呷和四川民族學院的舒生燕,舉辦了“雅遜心愿快車”暑期公益培訓班。

“我在走訪時發現,很多孩子在寫作業時,常會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沒人解惑會大大降低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羅絨志瑪和我們談起舉辦公益培訓班的緣起。

去年8月10日,由理塘縣格木鄉學說村、察卡村駐村工作隊聯合鄉團委舉辦,為期8天的“雅遜心愿快車”暑期公益培訓班開班,30余名學生參加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作業輔導,知識答疑,以及各種游戲比賽、手工。此外,在培訓期間,還組織開展了“小手拉大手 共建美好新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將學習和娛樂、實踐相結合,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思、思中行。

“開班那天下午,我們進行了‘環保入戶志愿服務’課外實踐活動,在志瑪姐等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我帶著孩子們沿路撿垃圾。太陽很大,但看到志瑪姐還堅持邊帶著孩子們撿垃圾,邊講解‘小手拉大手’實踐活動的意義時,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吃得苦、耐得勞,這是我在志瑪姐身上學到的,鞭策我一生的精神力量。”益西正呷在手機備忘錄上記錄下這段話。

兩年的時間,學說村通了公路,通了網絡,喝上了自來水,過上了幸福生活……這離不開羅絨志瑪在海拔4250米脫貧奔康一線的堅守。

“我只是萬千扶貧一線工作人員中的一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我想趁年輕,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羅絨志瑪說。





  • 上一篇:全州信訪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視頻專題會召開
  • 下一篇:我州做好工業高質量發展“加減乘除”法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黄陵县| 仙桃市| 九龙坡区| 太湖县| 惠安县| 绩溪县| 株洲县| 沭阳县| 呼玛县| 巴彦淖尔市| 仙游县| 清丰县| 许昌市| 桦川县| 托克逊县| 新兴县| 炎陵县| 云和县| 汤原县| 故城县| 肥西县| 吕梁市| 阿拉善盟| 尉犁县| 新乡县| 洛扎县| 阿尔山市| 徐州市| 德令哈市| 阳谷县| 灵川县| 济阳县| 孟津县| 黑龙江省| 东辽县| 墨玉县| 吉安县| 乐清市| 青川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