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8月05日
變廢為寶 牧民叫好
本網訊 7月31日,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牦牛絨分會會長工作會暨牦牛絨產業高端交流會在四川省理塘縣召開。會上,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授予理塘縣“中國牦牛絨原料生產基地”稱號,有效期三年,這也是全國首個被授予該稱號的縣。
理塘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平均海拔4300米,是全國120個、四川省10個、甘孜州5個純牧業縣之一,同時也是四川省草原畜牧業重點縣。2018年底,牦牛存欄達到21萬頭,出欄5萬余頭,畜牧業產值4.2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5%,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717元,其中畜牧業貢獻率達到60%以上。
為有力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草原畜牧業轉變提升,理塘縣大力培育產業經營主體,建立產品銷售機制,2017年9月13日,引進的理塘縣亞吉牦牛絨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并支持公司對牦牛絨進行加工生產。讓牧民們以前一直為牦牛掉下的毛絨經常吃草時吃到肚里的問題頭疼,實現變廢為“寶”,改變了草原“牛毛漫天飛,污染空氣質量”的惡劣生態環境。公司年收購牦牛絨700多萬,解決82余人就業。為拓寬農牧民就業增收渠道,免費為老百姓開展紡織技能培訓,培訓人數達100余人。
據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介紹,按照《關于授予中國畜產行業特色區域稱號的暫行辦法(試行)》,經專家組實地考察、調研和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牦牛絨分會會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首次將該稱號授予理塘縣。希望理塘縣立足自身優勢,發揮高原牧業產業優勢,延伸產業鏈條,為促進中國牦牛絨產業優質原料的生產,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
“我縣被授予牦牛絨原料生產基地,增強了理塘在甘孜州、四川省乃至全國畜產品市場的知名度。通過分享全國各地推動畜產品產業、牦牛絨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密切加強與各企業在畜產品、牦牛絨產業上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拓寬銷售渠道,將有效提高理塘農牧民養殖畜牧的積極性,帶動畜牧業向產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促進牧民增產增收。”理塘縣委書記格勒多吉說道。
來自全國各地行業領域20余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畜產品流通,牦牛絨產業綜合開發,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等熱點開展專題研討,進一步深化畜產品流通,共享新機遇,共謀新發展,必將有利于推動畜產品、牦牛絨產業合作與交流取得新發展、邁上新臺階。
縣委中心報道組 葉強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