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02日
我州舉行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甘孜賽區選拔賽暨第六屆“創響甘孜”創業創新大賽初賽
圖為初賽評審現場。
評委們認真評審。
◎彭措 文/圖
認真觀看項目設計、客觀發表評審意見、謹慎比對淘汰項目,6月1日,甘孜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11樓會議室,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甘孜賽區選拔賽暨第六屆“創響甘孜”創業創新大賽初賽正在開展。
“雙創”潮涌,創響甘孜。近年來,我州扎實開展該項賽事,在做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選拔工作的基礎上,“創響甘孜”特色品牌正以日益完善的價值發現功能、創業服務功能和融資對接功能,成為創新創業者向往的平臺、創投機構發掘創新科技項目的獨特載體,成為州委、州政府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抓手,創業創新已成為甘孜發展活力之源。
甘孜“創客”齊參賽 30項目勇沖關
“此次大賽收到參賽項目55個,經過審定,進入初賽項目為30個。”甘孜州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創業指導科科長袁剛介紹,此次大賽由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教育和體育局、州退役軍人事務局、共青團甘孜州委主辦,由州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具體承辦。大賽全程時間為3月28日至6月30日;甘孜州選拔賽時間為3月28日至6月18日。通知一發出后,立刻得到甘孜“創客”們的熱烈響應,各縣(市)推薦了不少于2個項目參賽,經過審定,符合條件的30個項目參加初賽。
在30個參賽項目統計表上,筆者看到大賽按照“1+3”模式,即1個主體賽加3個專項賽。其中,主體賽分為制造業和服務業2個項目組;3個專項賽分別為青年創意專項賽、勞務品牌專項賽和鄉村振興專項賽。
主體賽制造業項目組,既包括采礦冶煉、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產品代工、小商品制造等傳統產業的改進創新和升級迭代,也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海洋裝備、互聯網TMT等新興產業。服務業項目組,既包括商貿、餐飲、住宿、家政、物業等傳統服務業項目,也包括服務研發設計、電商物流、法律服務、教育培訓、人力資源、健康醫養、文體旅游等現代服務業。
青年創意專項賽,面向16至35周歲的高校及技工院校在校生、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項目類型不限,須有技術、產品、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勞務品牌專項賽,面向各類依托、運用勞務品牌培育、開發和創業的項目。鄉村振興專項賽,面向各類鄉村創業項目,如農業科技、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物流、鄉村旅游、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與創新、鄉土人才培育開發等。
30個項目經過初賽后,將有一半左右項目進入決賽,淘汰率幾近50%,競爭可謂激烈。“‘創響甘孜’創業創新大賽從2017年開始,一年比一年有進步,本次大賽較于往屆大賽,不僅參賽項目數量上大幅增加,而且質量也有新的提高。經過多年積淀,以賽促創,甘孜大地掀起了創業創新熱潮。”袁剛小結今年參賽情況、回顧前五屆賽事情況,畫出了一條逐年“上升線”。
青年“創客”成“主打” 奇思妙想綻“新花”
為確保大賽評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進行,州級組委會邀請就業創業研究和指導專家、成功創業企業家及創投行業領軍人士組成大賽評審委員會,獨立開展評審工作。
評審專家們坦言,參加評審,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對甘孜創業創新有了全面認識。“我們認真審看了30個項目設計,有四點感受:一是此次大賽組織有力,短時間組織一批高質量項目,讓我們評選有了更大空間;二是主題鮮明,圍繞創業創新‘雙創’主題,突出一個‘創’字、彰顯一個‘新’字、著眼一個‘實’字,推出了有創意有實用的項目;三是項目多樣,既有落地實效項目,又有創意探索項目,可謂豐富多彩;四是評審認真,在評審中,大家用心用情、客觀謹慎,為這些項目下一步進入決賽打下堅實基礎。”初賽評審小組組長、州民族干部學校教授黃虎彪對此次參賽項目設計,給予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評價。
在30個項目中,突出“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導向,項目具有創新性、示范性、引領性及帶動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等社會價值。“創新”集中體現在項目的產品、技術、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創業帶動就業”突顯了直接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及質量、帶動上下游產業就業規模、帶動重點群體就業等時效性,“助力鄉村振興”就吸納就近就地就業數量及質量,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資源利用、民族文化傳承,以及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等方面提供了可研可學的范本。
在30個項目中,“青年創意”和“鄉村振興”兩項專項賽所占份額最多,“青年創意”項目達12個,“鄉村振興”達13個。參評專家、甘孜日報社高級記者田杰分析:“這說明了兩點,一是青年‘創客’已成為創業創新主力軍;二是鄉村振興領域大有可為。”
青年“創客”成大賽“主打選手”,在統計表上,筆者看到30個項目創始人中,高校學生(含在校生和畢業生)占了15人。參賽選手、四川民族學院學生四郎丹巴設計了《賓至如歸318》青年創意項目,著眼甘孜旅游進行了探索創新。他告訴筆者,大賽為青年創業創新提供了大舞臺,作為一個甘孜青年,他愿意用智慧和熱情為甘孜發展貢獻一份心力。青年充滿活力、青年迸發激情,青年為“創響甘孜”創造了無限可能。
創新創業,重在一個“創”字,縱觀30個初賽項目,從著眼文旅融合的《甘孜康養文化旅游示范村建設》《甘恩云旅——助推甘云下的夢之旅》到彰顯傳統產業改進創新升級迭代的《鎏光‘遺’彩》《嘉絨民族服飾開發》,從解決生活中實際難題的《一種能上能下的電動輪椅》《地下旋轉停車場》到《達瑪花——甘孜高原農產品SaaS供應鏈模式》《康定市魚通鎮綠色家庭農場》,可見智慧的火花閃爍、創新的因子滋生,30個項目就是30朵奇思妙想綻放的絢麗之花。
“創響甘孜”成品牌 大賽“催生”創造力
“創響甘孜”是在國家“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和四川省“天府杯”創業創新大賽下“孵化”出來的創業創新大賽。此項活動以激發全社會青年創新創業活動為主線,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構建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為載體,推動了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開放、共享,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州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局長羅秀榮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及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特別是作為民族地區的甘孜,就業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核心就是“雙創”,“雙創”中有兩件事:創業和就業。創新孵化創業,創業帶動就業,通過雙創來改變就業結構,對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崗位意義重大。站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風口,面對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州委、州政府正確決策,主動出擊,創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點,以一系列組合拳解創客之憂。
在做好創業新創工作中,我州加強宣傳引導,用典型事例宣傳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鼓勵創業者激情創業;搭建各類創新創業載體,提供優質雙創平臺,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豐富創業活動。繼續舉辦創業大賽、創業沙龍,為青年創業者們提供和指導專家們近距離接觸、學習的機會;豐富創業培訓內涵和形式。“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開拓思維視野,提升創業能力和成功率;加強創貸服務,落實創業補貼。降低門檻、簡化程序,不拖沓、落到位,切實解決資金難題;充實創業項目庫,拓寬創業渠道。將對比評選出的多個優質項目錄入進入項目庫,為創業者提供更多創業選擇方向,也為我州掀起下一輪創業熱潮,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2017年至今,六屆大賽共有300余個項目參加“創響甘孜”創業創新大賽,我州在“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和四川“天府杯”創業創新大賽中多次獲獎。《貢極松茸》項目曾獲得第三屆“創響甘孜”的銀獎、四川省第二屆“天府杯”創業大賽大學生組決賽十強及“創業典型”稱號。四川省第四屆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金獎,為甘孜州十大電商企業、四川省首家取得松茸采銷合法資質的企業。該項目負責人藍星介紹,創業創新大賽“催生”創造力,讓企業得到了質的飛躍,企業直接帶動貧困戶33戶上100人增收,帶動當地老百姓就業50人以上,培訓松茸核心產區千戶農戶、帶動千戶增收;原材收購300戶農民以上,戶均收入20000元以上;獲得“四川扶貧”集體商標使用授權,發起并建立“百村千戶松茸生態保育示范基地”,促進松茸增產增收,推進松茸生態可持續發展。
我州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通過創業孵化基地、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雙創”金融支持,打造特色“雙創”品牌,應用“創新+”特色營運,推動“創響甘孜”叫響全國。對于“創響甘孜”創業創新大賽的優勝項目,我州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曾對12家“創業明星”企業給予每家20萬元總計24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創業小微企業給予300萬以內的創業貸款,這些小微企業貸款只需要支付2.35%的貸款年利率,貸款年利率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為創業創新企業提供金額20萬貸款期3年的貸款擔保。
羅秀榮說:“通過創業孵化、創業扶持、人才激勵等方面的重點支持, ‘創響甘孜’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助推器,助推甘孜青年創業的激情;成為‘千斤頂’,支撐起驅動創新創業的平臺;成為‘孵化器’,孵化出一批批高端產品和優秀人才,為建設團結富裕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提供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