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歷史 >> 瀏覽文章

黃金開采管理(總第三十六期)

甘孜日報    2016年03月28日

    ■甘孜州檔案局提供資料 賀先棗 整理
    清朝末年,趙爾豐在“改土歸流”時提出“經邊六事”之一,便是“開礦”,在事實上所謂“開礦”,因為條件不具備,僅停留在對黃金這種礦藏的開采。清光緒22年(公元1896年),打箭爐廳在明正土司所轄的泰寧地方(今道孚縣八美)開辦了泰寧金礦廠,康定三道橋金礦廠、德格擴絡垛(現稱柯洛洞)金礦廠等三處官辦金礦廠。
    此期間,康藏地區商辦金礦廠已經多達30多家;本地居民自行開挖更是比比皆是,無法統計。此后,便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人員涌往康藏地區挖礦淘金。光緒24年,僅康定北門外燈盞窩金礦就有礦工三、四百人之多。
    但是,那時節采挖黃金的規模都較小,且以小塊開挖為主,都是用落后的工具,主要依靠人力進行開采。到了民國34年(公元1945年),劉文輝組織的“川康考察團”在考察康定地方的金礦后,報告說,康定一地就有金礦70余處,雖然有的礦點僅有礦工一、二人或三、四人,但礦工人數仍有350多人。
    西康省建立以后,西康省政府加強了對采挖黃金礦藏的管理,由省政府出臺了《西康開采金礦小礦業暫行辦法》,成立專門機構“金礦局”來進行管理,對所有金礦點和采礦工人進行注冊頒證,憑證收取稅金。在支持成立所謂的礦業公司,加大商業開采力度的同時,對分散的礦點,繼續沿用招包承包的方式,由省政府面向社會各方面,發出布告,擬定競包標額,指定采礦地段,以出資最高者為中標者,向管理方交納經費。
    西康省政府管理金礦的作法,表面看是礦業公司和個體開挖者經營,由金礦局監督,但歷史的事告訴我們,西康省政府中一些有權勢的人才是真正的經營者,更由于軍隊直接參與開采,大量偷漏無人敢問,所采黃金大多數落進私人財庫。
  • 上一篇:各式畢業證所透露的信息
  • 下一篇:格薩爾文明探索之旅(十八)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全椒县| 纳雍县| 稷山县| 尉犁县| 遂川县| 三都| 芦溪县| 全南县| 安丘市| 榆中县| 武隆县| 鄢陵县| 民勤县| 龙江县| 长春市| 饶阳县| 浦县| 宁都县| 改则县| 普兰店市| 河池市| 郓城县| 酒泉市| 桂林市| 惠水县| 新建县| 商丘市| 嘉荫县| 寿光市| 宁波市| 金塔县| 黔西县| 开鲁县| 赤水市| 柞水县| 尚志市| 丁青县| 乃东县| 崇信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