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歷史 >> 瀏覽文章

藏族人民為長征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甘孜日報    2016年10月19日

  籌糧資、當向導、參加紅軍
    ■新華社記者 張京品 吳光于 白少波
    紅軍長征先后經過云南、四川、青海、甘肅等藏族聚居區。藏族群眾或參加紅軍,或籌運糧資,或擔任翻譯向導,以不同方式支援長征,留下了諸多漢藏等各族團結的佳話,為紅軍長征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喜饒尼瑪長期從事西藏近代史研究,他指出,藏族支援長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籌運糧食和物資,救護傷病員,接待過往紅軍。長征經過藏區時面臨自然條件惡劣、糧食物資缺乏等困難,藏族群眾首先是給予糧食的支援。甘肅藏族土司楊積慶為紅軍讓路濟糧,支援紅軍通過藏區的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再如甘孜州爐霍縣,相子益西多吉將家藏的數萬斤糧食及幾十頭牲畜支援紅軍;仁達卡沙寨頭人益西絨布主動捐獻3萬多斤存糧,并動員群眾獻糧。據《甘孜州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輯)》記載,覺日寺扎日活佛在組織群眾歡迎紅軍后,將寺廟存有的藏洋、茶葉、鹽巴、毯子、帳篷、糧食等大部分給了紅軍。
    藏族人民還冒著風險,不顧勞累把糧食物資運到前線和紅軍駐地,妥善安置、掩護并照料紅軍傷病員。道孚縣藏族群眾根卻志瑪不懼國民黨軍隊威逼,掩護十名女紅軍,給她們治好了傷。
    二是為紅軍當翻譯、向導,配合紅軍作戰。紅軍在藏區征戰途中,一批藏族同胞擔任翻譯、向導,協助紅軍克服語言障礙、民族隔閡等困難。1935年8月,黨中央率領右路軍離開毛兒蓋準備越過草地時,由當地寺廟僧人帶路,確保了部隊順利通過。此外,藏族人民革命武裝——番民騎兵隊、格勒得沙革命軍、金川獨立師、波巴自衛軍等,還積極配合紅軍作戰。
    三是藏族青年踴躍參軍。1936年6月,紅二、六軍團勝利會師康北重鎮甘孜城。期間,幫助藏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政權——中華蘇維埃波巴政府。波巴政府建立后,紅軍開辦了藏族干部培訓班,培訓了100多名藏族青年干部和積極分子。當地還建立起一支由70多名藏族青年組成的騎兵大隊。
    隨著對紅軍的接觸了解,一些藏族青年踴躍參軍。據不完全統計,參加紅軍的人數達數千人。其中天寶(桑吉悅希)、扎喜旺徐等人在新中國成立后走上西藏自治區等省區黨政重要領導崗位,為西藏和四省藏區的穩定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郎維偉指出,紅軍在藏區停留時間長,駐扎地區廣,活動內容多,特別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處理復雜而緊迫的民族問題,順利通過藏族聚居區,首先得益于嚴明的紀律。
    紅軍進入藏區前,廣泛宣傳“紅軍不拿回番人民一針一線”,還將注意事項編成歌謠。紅二、六軍團在過云南迪慶藏區時,寺廟主動把3萬斤青稞和大批鹽、紅糖賣給紅軍。賀龍親自與喇嘛相見,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向寺廟贈送“興盛番族”錦幛一面。寺廟高僧送賀龍的茶葉、豬肉等,紅軍均作價付錢才肯收下。
    此外,紅軍堅持爭取團結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統戰政策。在藏區期間,切實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要求部隊不得進入寺廟,不觸碰神像、神龕,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紅三十軍在康北與藏族大頭人夏克刀登關系頗好,夏克刀登后來還成為中華蘇維埃波巴政府的領導之一。
    喜饒尼瑪說,在當時自然條件惡劣、藏族群眾對紅軍有頗多疑慮的情況下,紅軍能在藏區較為成功地處理社會階級矛盾和民族隔閡,是我黨歷史上妥善處理民族問題的一次偉大實踐。
    
    
    
  • 上一篇:走進雪山草地 感知紅軍挑戰人類極限
  • 下一篇:甘孜藏區人民對保存紅軍盡了最大的責任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太仆寺旗| 南雄市| 乐清市| 揭西县| 辰溪县| 吴桥县| 淮安市| 福海县| 丹东市| 马公市| 南乐县| 尼勒克县| 萨嘎县| 惠州市| 新源县| 平山县| 集贤县| 柘荣县| 灵丘县| 内丘县| 修文县| 上虞市| 三台县| 从化市| 汉中市| 深州市| 西吉县| 沂源县| 惠州市| 石景山区| 华容县| 鲜城| 伊宁市| 襄樊市| 荆州市| 东平县| 辽阳市| 伊宁县| 黄龙县|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