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7年01月02日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陽光照進2017年,黨中央治國理政將繼續錨定“民生坐標”,百姓的更多小目標會變成現實。
一種信念更加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
展望2017年,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將有力引領治國理政新實踐——“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將持續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完善產權保護頂層設計文件正式出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走向深入,“健康中國”展開藍圖……2016年,從扶貧到教育,從醫療到養老,百姓期盼什么,黨和政府就推進什么,瞄準“痛點”,精準發力。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將精彩描繪民生工作新畫卷——
“2017年的工作總基調是穩中求進,一條底線就是民生要穩,不論改革還是發展,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民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實踐表明,民生根基夠“穩”,經濟才能更好地“進”,改革發展才會更有底氣,從而凝聚更廣泛人心,為實現中國夢注入最深厚的偉力。
一個目標更加明確——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新的一年,民生之本將進一步牢固——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的案頭,多項2017年工作議程已經明確:做好高校畢業生、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抓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穩定是今年就業工作第一位的任務。
新的一年,民生短板將進一步補齊——
針對入學難、教育不均衡等問題,2016年最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將“推進教育公平”放在更重要位置,保障人民群眾享有“起點公平”。
剛剛出臺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老年人的切身感受”將成為評價養老服務質量的標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為建立大健康格局指明方向,開啟“健康中國”新藍圖。
新的一年,民生關切將進一步得到回
應——
為緩解霧霾,研究制定2017至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覆蓋近1100項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呼之欲出;一批新法律法規實施更好保障百姓權益——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將被公之于眾,拐賣嬰幼兒最高可判死刑,16種不動產登記收費減免,旅客享有航班延誤“知情權”……
新的一年,新的進發。一項項民生部署旨在解百姓之憂,為人民造福,讓人們有理由對新一年更美好的生活充滿期待和信心。
一張藍圖更加清晰——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進入2017年,距離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全面”,讓所有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
從不同收入群體來看,農村貧困人口仍是短板。
2016年是脫貧攻堅首戰之年。一年來,超過1000萬人告別貧困,昔日的窮鄉僻壤充滿希望和生機。
2017年是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真金白銀”的投入彰顯的是黨和國家保障民生的決心。“2017年將大幅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統籌使用力度。”財政部部長肖捷說。
因地制宜,找準適合地方特色的扶貧脫貧方式正成為各地行動的重點。國務院日前審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針對西部地區特點,明確要把精準扶貧和貧困地區開發結合起來,繼續采取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社保兜底等方式,提高脫貧攻堅成效。
……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妙筆繪制的民生新畫卷,關鍵要付諸行動,要拿出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釘釘子”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圓夢全面小康凝聚磅礴力量,堅定走好這一代人的長征路。(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