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破繭成 蝶

《甘孜日報》    2014年07月15日

——透視爐霍縣新型城鎮化建設之路

眺望美麗如畫的爐霍城 。楊孝康 攝 

胡筱紅  記者 田杰

一座座色彩艷麗的高原特色小城躍然青山綠水之間,一幅幅田園牧歌的畫卷展開在“中國西部藏族山歌之鄉”。

位于我州交通樞紐帶和“康北要沖”的爐霍縣,大手筆“描繪”新型城鎮化藍圖,并實現了嶄新的跨越。截至目前,全縣城鎮化率達到了29%,讓5796平方公里的爐霍大地“容顏一新”,開啟了“藏族山歌之鄉”變靚的秀美篇章。

7月1日,記者走進爐霍,實地探尋這個“有水無落差、有山無礦藏、有景無景點”的資源相對匱乏的農牧業縣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上的創新之舉。

規劃,一張圖紙管到底

行走爐霍,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規規矩矩”,每棟建筑、每條路網仿佛都安置到了最恰當的位置。

當地干部告訴記者,重視規劃引領,“一張圖紙管到底”是這些年來爐霍縣行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大亮點——

精致的縣城讓記者眼前一亮,尤其是城中心的秋日河畔。沿河兩岸,風貌整治一新,各色植物交錯,常綠樹和落葉樹并存。景觀帶內一組組浮雕提示著爐霍曾經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地位。半圓木墻體、巴蘇線條、白瑪姆措裝飾的窗框……步行街兩邊建筑充分展現出“崩科之都”的定位。而在秋日河東西街與商業街交匯處,還出現了爐霍縣的第一盞紅綠燈。秋日河畔與爐霍之間,依稀有著府南河與成都的感覺。

這條街整得好,太漂亮了。”步行街邊翁姆服飾店的老板娘卓格拉姆,帶著兩歲的小孫女坐在店門口,悠閑地和鄰居聊著天。

亮點,不僅能在縣城中信手拈來,而且在廣袤的鄉村也是隨處可見。記者沿著鮮水河谷蜿蜒前行,色彩鮮明的“崩科式”藏式民居散布在道路兩旁,那一幢幢“別墅式”的建筑,把整個河谷點綴得如此立體而又生動。

如此立體而又生動的“亮點”,絕非僅僅局限在國道317線上。從縣城到鄉鎮,從社區到農區再到牧區,一個個“亮點”的疊加,進而形成了爐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特色。

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爐霍將主城區、鄉鎮和新農村建設整合于一個大框架之中,做好頂層設計,實現了兩個一體化——

城區、鄉鎮、村寨一體化統籌發展。專門聘請攀枝花規劃設計研究院對《爐霍縣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全面完成了縣域城鎮整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特色城市風貌規劃,初步形成了城、鄉、村梯次規劃網絡體系,力求實現同步規劃、同步推進。

新老城區一體化統籌打造。把望果新區開發與老城區改造有機結合起來,既注重新城的城市品質及綜合服務能力,又充分發揮老城政務、商業、旅游和文化功能。

諸多看上去有些“生硬”的語言。在爐霍縣委書記汪堆看來其實就是三個層次:核心區規劃、小城鎮規劃和新農村規劃。他說:“滿足群眾生活需求,改善基礎設施配套,有效銜接產業、優化居住環境是爐霍縣規劃的最終目標,一切規劃均圍繞于此。”

采訪中,縣住建局局長代大鑫告訴記者,目前爐霍縣啟動建設的朱倭小城鎮,聘請了省內知名機構和專家對總規、控制詳規、修建詳規進行反復論證,圍繞“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目標,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定位,堅決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

此外,爐霍縣新型城鎮化建設還將近期和長期發展規劃相結合、因地制宜和突出特色相結合、人文保護和傳承相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結合為標準,有步驟、有層次、有重點地推進。

創新,市場運作可持續

爐霍縣新型城鎮化建設之路,飽含創新,處處可見市場運作的成果。

有這么一組數據,近5年來,全縣累計投入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近7億元。

當地干部告訴記者,從過去政府“大包大攬”到如今“借力”推進城鎮化,爐霍縣運用市場的力量建設經營城鎮頗有新意。

制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大“瓶頸”障礙是資金,對于地方財政收入剛剛突破3000萬元的爐霍來說更是如此。為此,該縣切實建立“政府+企業+銀行”的協作機制,搭建新型融資平臺,通過“政企銀”合作,整合資源,合力推動。

     為加快老城區舊城改造工程的實施,爐霍將本著“以地生財、以財建城”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入、全方位開發、多模式經營的新機制。把城鎮作為一種資本和商品,以改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優化城鎮環境,促進城鎮土地使用價值的增值,再以經營、出讓、置換土地等方式反輔城鎮建設。目前,老城區舊城改造已規劃86畝土地用于招商引資開發,西南交大勘測設計院已完成修建性詳細規劃,今年下半年將啟動土地征收拆遷安置和招商引資工作。

在爐霍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成都市錦江區可謂功不可沒。在離縣城11公里遠的廠龍溝,一座日處理6000噸的現代化自來水廠正在加緊建設中。在海拔3600多米的深溝里,50多名工人正在抓緊水廠主體建筑的施工。“工人們幾乎每天早晨7點半開工,要做到晚上7點半。新水廠9月底前建好后,能滿足1.5萬人的供水需求。”錦江區援藏工作隊領隊文東日告訴記者。在過去一年,錦江區重點實施了新建廠龍溝自來水廠、完成了秋日河沿線一段風貌綜合整治項目、改擴建了爐霍縣婦幼保健院、完成了晏爾龍村錦江——爐霍“愛心路”修建項目、完成了爐霍縣城鎮低收入社區活動中心建設等5個項目;今年還將陸續啟動實施秋日河綜合整治下段工程、爐霍縣境內國省干線50公里綠色長廊項目、雅德鄉晏爾龍村旅游新村項目、爐霍縣藏醫院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以及3座橋梁建設等5個援建項目,預計投入資金將突破5000萬元。

在融資創新之舉的背后,是爐霍縣“有形之手”、“無形之手”和“友愛之手”良性互動的結果,總結起來就是“黨委領導、政府投入、對口幫扶、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產業支撐”24個字。

縣長巴登形象地用了“養雞生蛋、借雞生蛋、贈雞生蛋、蛋再生雞”來比喻。他說:“市場化配置資源、調控資源讓爐霍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如魚得水’”。

統籌,產城互動再提速

身臨爐霍城市與鄉村、大街與小巷,讓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氣”。初夏的夜晚,縣城華燈璀璨,一家緊挨一家且生意興隆的商店讓地處高原深處的爐霍“生機昂揚”。

是什么原因讓爐霍匯集了如此“人氣”?那無疑是產業。

在爐霍,產業發展始終被當地黨委、政府“根植”于城鎮化進程中。“抓產業‘龍頭’,讓城鎮充滿‘人氣’。”干部們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又是什么模式讓爐霍實現了如此的“產城互動”?那絕對是統籌。

爐霍新型城鎮化建設著眼于經濟提速、群眾致富,更立足于依靠產業發展推動城鎮化。

爐霍縣從多樣性的實際出發,實現了與旅游資源開發、與民族文化特色、與產業發展、與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商貿、與交通區位、與生態農牧業等六個方面相統籌,推出了雪域俄色產業發展、華康水泥粉磨廠、甘酪素加工廠、俄色系列產品開發、以唐卡為龍頭的民族民間手工藝以及康北地區唯一的加氣混凝土磚廠等獨具特色的“產城互動”樣本。

這是活生生的例子——

7月1日,記者在爐霍雪域俄色有限責任公司包裝車間看到,14名身著白色工作服、戴著白色口罩、手套和鞋套女工正在全神貫注地裝袋、封口、入盒、裝箱,動作是那樣的嫻熟,操作是那樣的規范。見此情景,公司董事長土布有感而發:俄色茶產業帶動了基地、農戶、企業的發展,從事生產、加工和銷售的農民和企業員工已突破了3500人,公司年產值達到了2000萬元。隨著35萬畝雪域俄色產業基地的建成,一條集俄色茶生產、加工、技術輻射和商品貿易中心于一體產業鏈將成為產城互動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位于城市規劃區的華康水泥粉磨廠是一個具有綠色效益的產業,只需在水泥熟料添加適量的混合材料進行磨細而產出成品水泥。目前,企業年產量達60萬噸、年產值3.6億元、年稅收2500萬元。既是爐霍名符其實的稅收大戶,也是重要的就業基地,更帶動了運輸業的蓬勃發展。

以唐卡為“龍頭”的民族民間手工藝、甘酪素加工廠、康巴圣德牦牛產業有限公司以及金宏加氣磚廠等的新建與發展,將為秀美的爐霍涂抹上亮麗的色彩。

……

因地制宜的統籌,讓爐霍的“產城互動”再度加速,不但經濟發展、群眾增收,更進一步促進了新型城鎮化建設。

在接受采訪時,巴登坦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是‘人的城鎮化’,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讓群眾參與、共享發展成果是爐霍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我們將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切實改革城鎮建設管理體制,著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把‘康北要沖’建設得更加靚麗。”

  • 上一篇:王東明:推動全省各項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下一篇:汪洋深入瀘定縣嵐安鄉調研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罗城| 福泉市| 岱山县| 龙游县| 都昌县| 读书| 贺州市| 文山县| 内江市| 双流县| 龙井市| 唐河县| 凤凰县| 南投市| 泾阳县| 班玛县| 蒙城县| 罗江县| 上虞市| 防城港市| 九龙城区| 古交市| 海门市| 辽中县| 界首市| 运城市| 巍山| 家居| 贵溪市| 揭西县| 绥宁县| 和硕县| 睢宁县| 中山市| 秦安县| 青龙| 河东区| 大足县| 谢通门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