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網絡一“網”情深
《甘孜日報》 2014年09月22日

各縣代表觀摩甘孜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
■ 記者 張濤 文/圖
9月14日上午,甘孜縣昔色鄉洛蝦村村民土登澤翁來到鄉便民服務中心辦農村醫療救助,把材料交到窗口后,民政窗口的工作人員微笑地接過材料看過后說:“沒問題了,我們立即上報縣民政局審批,三天審批結束后,鄉干部到縣上將醫療救助款領回,就通知你前來領取。”
甘孜縣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一站式、零距離”服務貼近百姓,讓百姓感到貼心。
走進甘孜縣的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只見大廳寬敞、明亮、整潔,公示告知攔、意見箱、飲水機、書寫臺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在卡攻鄉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便民服務中心對前來辦事的群眾熱情接待,認真踐行讓群眾 “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隊、少等一分鐘”的理念,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和星期六、星期天值班制,不送走最后一名辦事群眾不下班,不辦完當天最后一個申請不關門,隨時接受群眾申請,確保全天候服務群眾。
甘孜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澤扎說,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將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黨政、民政社保、計生衛生、教育、村(鎮)建設、司法調解等辦所統一納入便民服務中心,實行窗口統一辦公,明確各窗口職責任務,改變了過去分散辦理為集中開放式受理,“進政府求人辦事”為“進中心接受服務”,使群眾在最短時間內把事辦好辦完。全縣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統一按照屬地管理模式,由各鄉(鎮)長兼任便民服務中心主任,負責統籌謀劃設計、綜合協調等事宜,抽調“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服務好”的鄉鎮干部為代辦員,惠農補貼資金發放、法律科技咨詢服務、各類證件辦理、提供勞務信息、矛盾糾紛調處等一肩挑,工作流程、服務規范、服務承諾和代理制度張貼上墻,群眾辦事一目了然,一看就明白。同時,積極推進黨務、村務公開,對群眾征地補償、支農惠農資金發放等事項及時在便民服務點進行公開,著力打造“陽光政務”。
在甘孜鎮便民服務中心,瓦巴村的村民覺安匆匆走進大廳,表示要辦理流動人員計生婚育證,自己打算在秋收后跟愛人外出打工,急著辦理。工作人員聽了之后,詳細告訴覺安需要準備的材料,并表示如果備齊了材料,證件在一兩天內就能辦理。覺安一個勁地表示感謝后才離開便民中心。
“以前村民們辦事因為不清楚業務流程,經常在鄉鎮和縣上來回跑,瞎忙!既費時又費錢。自從有了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之后,給村民帶來很多方便。”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斯朗初這樣告訴記者,“大多數村民來辦理證件,基本在三四天就能夠完結。”
澤扎還介紹,各鄉鎮便民中心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積極開展便民服務、代民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實行村干部上鄉代辦、鄉干部下村代辦、工作人員進城代辦的“三代辦”和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咨詢、一個窗口協調、一條龍服務的“四個一”,努力實現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同時,便民中心在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四項制度的基礎上,開展效能問責,最大程度減少因不懂辦事程序、辦理人員不在而造成的誤時、誤事現象,確保便民服務的高效運轉。
建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受到了甘孜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進行了大力推進。如今,全縣22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已全部建設完成,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基本設立了5-8個窗口,涉及服務40余項。同時,各鄉鎮也在不斷拓寬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越來越多的項目逐漸進駐,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設施也更加完善,服務更加周到。
甘孜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建立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好評。他們覺得,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以服務為核心,不但能夠及時幫助百姓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百姓解決利益和訴求,推動農村發展和穩定,同時進行了資源整合,建立了干群聯系紐帶,改善了黨和政府工作、管理服務方式,完善了鄉鎮職能,形成了一個上聯政府機關、下聯千家萬戶的網格化服務網絡,是一件利黨利民的大好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类乌齐县|
岳阳县|
额济纳旗|
平原县|
平乡县|
松溪县|
桓仁|
民县|
磐安县|
巢湖市|
吉木乃县|
潍坊市|
崇州市|
会昌县|
巴中市|
汝南县|
广安市|
宜宾县|
封丘县|
宁津县|
民权县|
定南县|
长子县|
武汉市|
来凤县|
吉木萨尔县|
乌兰察布市|
武强县|
延长县|
保亭|
双鸭山市|
泽普县|
德惠市|
辛集市|
锡林浩特市|
新蔡县|
巫山县|
称多县|
谷城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