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搶抓發展機遇 建藏區全面小康示范市

甘孜日報    2016年09月29日

——專訪中共康定市委書記鄧立軍
    ■張雪峰 楊琦
    一個夢想,點亮13萬康定各族人民筑夢小康的美好希望:“在我州率先實現首部崛起、率先實現脫貧奔康,奮力建成藏區全面小康示范市和藏區縣域經濟強市,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9月26日在中共康定市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市委書記鄧立軍滿懷激情地描繪未來五年奮斗目標。
    未來五年,既是康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加速沖刺期;也是承接“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奮力加速期,困難機遇并存,康定必須跑出精彩的一棒。面對未來五年的發展,鄧立軍接受了記者專訪。
    搶抓機遇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當前,全市經濟總量小,經濟結構單一,支柱產業尚未發展壯大,后續支撐乏力;脫貧攻堅壓力巨大;城市發展空間不足;公共服務滯后……”鄧立軍坦言,過去五年,康定在發展中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也要清新地認識還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直面困難,勇于擔當。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中央作出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定,中央、省委藏區工作會召開……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根,為康定今后五年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更加難得的是,歷經多年發展沉淀,康定已形成自身的比較優勢。
    從空間布局上看,康定地處康巴腹地、藏東南、川西北重要節點,向東南可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圈;向西北可依托藏青滇經濟圈,區位優勢明顯。能做優城鎮,填補四川西南第三圈層城市空白;能做大旅游,向西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向北連接九寨黃龍旅游環線,實現旅游興市;能做強電礦,建成川西北重要生態能源基地。
    從資源優勢上看,擁有世界級名片“康定情歌”、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豐富的旅游資源,綠色發展底色十分鮮明;水能理論蘊藏量180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080萬千瓦,未開發300萬千瓦,生態能源庫存量大;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鋰輝礦儲量大、品味高,石膏礦儲量亞洲第二,是繼攀西地區之后全省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富集區,后發優勢更加明顯。
    從基礎條件上看,川藏鐵路、雅康高速等重大項目陸續建成,康定機場實現四地同飛,將會極大優化和改善康定內外部環境。
    “比較優勢明顯,發展機遇當前。未來五年,全市上下將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敢于作為、善于作為,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努力將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資本。”鄧立軍告訴記者。
    綠色發展 率先實現首部崛起
    “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近日,甘孜州委十屆九次全委(擴大)會決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生態甘孜。未來五年,我們將堅持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率先實現首部崛起。”鄧立軍說。“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把康定放在全省、全國的大局中來定位和把握,來思考和謀劃。”
    到2020年,康定地區生產總值率先在全省藏區縣(市)過百億,人均GDP達到72909元,年均增長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52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達到8億元,年均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850元,年均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590元,年均增長11%。
    “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實施資源開發、投資拉動、消費助推和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發展轉型,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鄧立軍說。
    “旅游業是康定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2015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24億元、增長18.8%。今后五年,我們將立足資源稟賦,優先發展壯大旅游產業。”鄧立軍告訴記者。
    未來五年,康定將把“旅游興市”作為產業富民戰略之首,圍繞打造“世界自然生態及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康定旅游大區。積極創建1個5A景區和4個4A景區,全力打造康定情歌城世界級旅游精品景區,全面推動旅游由點狀獨立發展向帶狀集群發展轉變。預計到2020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0億元,接待游客500萬人次。
    不斷推進產業融合。推動農旅、農牧、農林結合。開發特色農產品,為旅游業提供特色旅游商品;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產品;大力推動特色體育產業發展,打造環貢嘎山徒步國際大賽等知名體育賽事品牌;并有序發展綠色生態能源業,有序開發礦產資源。
    不斷實現城旅互動。深入實施城鄉提升戰略,進一步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重點打造一批高原景觀集鎮,城鎮化率達56.5%。以旅游新村建設為載體,幸福美麗新村為依托,產業發展為支撐,加快建設“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景區特色村寨,促進景城景鎮景村協調發展。
    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深入實施交通先行戰略,建設“一橫四縱一高速一機場”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不斷深化開放合作,強力推動招商引資,積極融入康東一體化精神,加快康(定)瀘(定)海(螺溝)同城化發展,統籌推進折東折西協調發展。
    鐵肩擔責 率先實現脫貧奔康
    地處全省脫貧攻堅“四大片區”之一高原藏區的康定,是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受綜合因素制約,貧困面廣量大、貧困程度深、返貧率高。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這既是總書記對全世界的莊嚴宣告,也是我們給全市人民立下的‘軍令狀’。”鄧立軍鏗鏘有力地說,為此,我們將把脫貧奔康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記在心上,以不勝不休、爭創一流的氣魄,齊心協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到2018年,康定市59個貧困村全部“摘帽”,2978戶貧困戶1120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0年,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在率先脫貧的基礎上實現穩定脫貧、長效脫貧,實現同步奔康、全面小康,脫貧攻堅走在全州前列、三州前列和全省88個貧困縣(市)前列。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康定在全面重新審視市情現狀的基礎上,確立了扶貧攻堅的思路是以旅游全域化、農牧產業化、新型城鎮化“三化互動”統領脫貧奔康、精準扶貧;路徑是堅持基礎改善、產業培育、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管理規范“二十字”方針;抓手是“五大行動”和“十七個專項”;組織保證是黨政統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
    “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更是穩固長效的支撐,有了產業這個‘造血干細胞’,脫貧奔康就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此,我們將全面落實‘五個一批’,大力開展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基礎扶貧、能力扶貧、生態扶貧,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強化產業發展扶持、生產條件改善、致富能力提升“三個到村到戶”,為貧困群眾量身打造適宜的產業,每年打造10個以上示范村、100戶以上示范戶。”鄧立軍說。
    在康定俄達門巴村,通過發展旅游業,不僅實現了當地貧困戶脫貧,而且還帶動附近村民增收;目前,全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達杠蘋果、瓦斯枇杷、康定香菇、金湯藏香豬等生態特色農牧業,讓貧困群眾找到了支撐,開啟了脫貧新希望。
    “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是責任落實到人,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傳導責任壓力,一步一個腳印抓好扶貧工作。”鄧立軍說,同時,全方位整合各個層面、各條戰線力量廣泛參與,特別是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切實把脫貧群眾系在心上,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記者了解到,今后五年,康定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資源開發、投資拉動、消費助推和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積極創建全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合推進示范市;創建第五屆省級文明城市;建成藏區縣域經濟強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城;爭創全國衛生城市;創建國家生態市;著力打造藏區基層黨建示范市;實現建成藏區全面小康示范市……
    這一連串的“國字號”“省字號”金字品牌,既是康定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也是13萬康定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景,更是康定各級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砥礪前行的源源動力。
    藍圖已繪制,號角已吹響,征帆將啟航。“未來五年,新一屆市委將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定信心,砥礪前行,在全州率先實現首部崛起,率先實現脫貧奔康,奮力建成藏區全面小康示范市和全國藏區縣域經濟強市。”鄧立軍信心滿懷。
    
  • 上一篇:串起產業發展“金鏈條”
  • 下一篇:暢游美人谷 醉美不思歸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镇坪县| 庆云县| 崇礼县| 诸城市| 工布江达县| 临泽县| 韩城市| 渝中区| 公安县| 永兴县| 廊坊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博白县| 安仁县| 张家口市| 明星| 富锦市| 上思县| 夏津县| 苍梧县| 南漳县| 万州区| 罗平县| 桃园市| 凌海市| 阜康市| 五家渠市| 铜鼓县| 兴业县| 三门峡市| 丹东市| 天等县| 绵竹市| 泰来县| 旅游| 文山县| 泉州市| 会宁县| 济宁市|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