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三農”工作交出滿意答卷.

本站原創    2016年03月18日

    本網訊(記者 田杰)說起“十二五”以來我州農業農村工作,州農委辦主任楊志貴可謂感慨萬端:“十二五”時期,是我州農牧業發展最快、農牧區變化最大、農牧民增收最多的五年。
    感慨源自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感慨源自中央和省、州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的好政策,感慨源自各級各部門的真抓實干。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我州各地緊緊圍繞“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和“三化聯動”產業發展路徑,以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為載體,以實施扶貧攻堅為重點,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夯實農牧業科技支撐為抓手,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標,統籌推進“三農”工作,全州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實實在在的工作,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的是我州農業農村工作的亮點紛呈和農牧民群眾不斷攀長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農牧業發展提質增效,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全州建成糧經產業基地100萬畝,林果產業基地70萬畝,特色畜禽養殖小區123個。糧、油、菜、肉、奶產量分別達到28、1.31、23.09、6.4、10萬噸,糧食連續五年穩定增產、實現“八連增”。
    ——農牧業科技成果豐碩,科技含量明顯提升。深化“院州、校州、廳州”農業科技合作,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對農牧業的貢獻率達到5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2.8%,農機化水平達到42.56%。
    ——農村改革穩步推進,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農村產權確權登記、產權抵押融資、經營主體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改革舉措加力推進,全州扶持發展龍頭企業67家,其中,州級龍頭企業3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51個、家庭農場192個、種養專業大戶3343個、電商企業17家。
    ——品牌創建取得成效,區域品牌效益凸顯。大力實施“圣潔甘孜”特色農牧產品品牌創建,全州登記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54個,16家企業使用“圣潔甘孜”區域品牌,建立農牧產品營銷專柜和體驗店6個,50家企業200余種產品入駐營銷專柜,“圣潔甘孜”品牌影響力開始凸顯。
    ——新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圍繞“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標,大力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行動,努力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形成好習慣、養成好風氣。全州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09個、新村聚居點485個,其中旅游新村44個。
    ——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農村交通、能源、飲水、通訊設施明顯改善,農田水利、基地建設、生態建設得到加強,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住房難、就業難、增收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民生改善成效顯著,扶貧攻堅取得突破。大力實施扶貧攻堅戰略,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全州24.2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8.35%。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明顯提升。農村教育、文化、衛生、廣電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上學難、就醫難、收視難、通訊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牧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州農業總產值達到72億元,較2010年增長93.3%;農牧業增加值達到54.9億元,較2010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4.6%。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408元,較2010年增長3.14倍,年均增長21.5% ,增幅連續五年位居全省前列。
    ——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基層政權得到夯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和諧村寨、文明村寨創建活動,農村環境衛生得到整治,鄉村治理全面加強,農牧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 上一篇:我州力爭辦好辦精第九屆康巴藝術節
  • 下一篇:山植樹,路種花,“種下風光”人人夸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尉氏县| 盖州市| 东山县| 潢川县| 乳山市| 平昌县| 高邮市| 蒙城县| 平顺县| 琼海市| 洪洞县| 新竹市| 张北县| 叶城县| 绥棱县| 普宁市| 湟中县| 富锦市| 廊坊市| 浮山县| 水城县| 磴口县| 察哈| 白水县| 南和县| 高邑县| 上思县| 荆州市| 庐江县| 鞍山市| 荔波县| 苍梧县| 麻江县| 延吉市| 乳源| 繁昌县| 林西县| 德格县| 封丘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