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石宣 記者 唐闖)6月28日至7月4日,由中國林業局保護司、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發起,由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中國濕地研究中心、全球環境中心、濕地國際等濕地研究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組成的科考團赴我州石渠縣開展濕地科考工作。
本次考察研討旨在了解該縣境內濕地資源現狀、問題及其原因,確認其在國家生態保護方面的重要意義,并積極推動石渠縣作為四川省最大的濕地和長江上游重要生態保護地納入國家、省資源保護發展戰略。
考察團從玉樹出發經巴顏喀拉山考察清水河附近濕地及石渠縣長沙貢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區位。
在該縣境內,考察團主要考察了長沙貢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普魯加姆濕地、格孟鄉濕地、雅礱江河流濕地、正科鄉人工濕地及金沙江河流濕地。
考察結束后,考察團還組織相關部門座談,研討石渠縣境內主要濕地資源保護與管理情況,并在該縣洛須鎮召開科考交流研討會。
石渠縣地處雅礱江、金沙江、黃河(查曲支流)的三江河源頭,以天然草地生態系統為主要生態屏障,構成了天然濕地環境的廣泛發育基礎,縣境內有著大面積的濕地,其中以扎加壩濕地最為著名。這里廣袤的天然濕地是青藏高原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蘊含了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近年來由于環境惡化等種種因素,這片美麗的濕地和生態屏障正在大片的旱化、沙化、荒漠化,這里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防止濕地繼續惡化,讓農牧民休養生息好,將濕地、草原環境恢復好、保持住,為牧區群眾創造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成為當地政府落實黨和國家生態發展戰略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