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4年07月28日
本網訊(馬俊英)創業就業工作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近年來,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立足人本理念、強化服務意識,通過政策、項目、產業等十大舉措,強力推進就業創業專項活動,為全州經濟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政策促進就業創業。在充分用好有關支持和促進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向省上爭取到將我州納入“全國百家城市技能振興專項活動”全省五市(州)之一的名額,及連續兩年獲取“千名藏區群眾職業培訓行動”1350名的政策支持。
——項目促進就業創業。落實省政府下達的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拿出10%到30%的崗位吸納當地群眾就業工作舉措。州政府已落實2014年將從全州本年度高中畢業生中定向培養40名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人才到14家水電企業就業。
——產業促進就業創業。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促進第一產業勞動力繼續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就業。九龍、丹巴、瀘定等縣實行“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通過發展茶葉種植及加工、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核桃種植及深加工、花椒種 植及加工、礦泉水加工生產等產業,既解決了企業用工和降低了生產成本,又促進了農牧民群眾致富增收。
——公益促進就業創業。全州新開發公益性崗位300余個,優先安排了就業困難人員、“9+3”畢業生及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群220余人到相應崗位工作。
——勞務促進就業創業。各縣農辦、住建部門與人社部門強化協作,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實名制調查及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3000余人次;道孚、瀘定、九龍、丹巴等縣加強與內地用工企業的銜接聯系,通過組織推薦,對外輸送3600余名城鄉勞務人員到州外順利就業。
——援助促進就業創業。各縣局充分利用與省內發達地區建立的對口支援關系,積極加強與支援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聯系,做好就業創業輔助工作。如丹巴縣在對口支援地成都市成華區的幫助下,對本地80名余群眾開展了水電運行工的職業培訓,下步還將繼續組織有培訓意愿的群眾對其開展水電運行、美容美發、焊工等職業工種的培訓;道孚縣在都江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組織60名勞動者開展了創業培訓。
——社會促進就業創業。州、縣人社部門利用就業創業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有效整合職業技能培訓資源,調動各成員單位及其所管轄的行業單位積極參加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擴大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覆蓋面,增加就業崗位。
——素質促進就業創業。通過積極爭取,省人社廳、財政廳給職校下撥了300萬元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補助,給新龍技能大師工作室補助10萬元。積極實施“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技能人才培養工作,評選出240名優秀基層基礎技能人才人選及10名優秀中端技能人才人選。
——實干促進就業創業。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舉全州之力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工作,組成工作組深入州內鄉(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俯下身子、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開展就業創業專題調研活動,掌握全州就業創業現實需求,為州委、州政府的政策出臺提供決策依據。
——服務促進就業創業。全州組織就業服務進學校企業、鄉(鎮)專項活動6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及創業培訓43期,培訓人數達4860余人次;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000余個,落實就業補貼資金達2000余萬元。
專項活動實施以來,州、縣局及時成立了活動機構,明確了工作目標和職責;將活動納入各縣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逗硬考核;強化宣傳報道,擴大專項活動的知曉度。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落實專門政策,加強技能培訓,在重點解決好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的同時,統籌做好城鎮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全州就業創業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