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
在州委十屆六次全委會議和剛剛閉幕的州“兩會”上,“經濟新常態”一詞高頻出現,與國家決策層對經濟戰略的研判高度統一,這是對我州經濟形勢及未來走向的新認知,也對全州經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談到當前的經濟工作,提到最多的就是“新常態”,這是近幾年來重要的經濟術語,即經濟發展將面臨一個全新的“正常”狀態。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河南考察時提出了“要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這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首次以新常態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國經濟。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也提出要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面對增速放緩要保持“平常心”,增強“憂患心”和“進取心”。
新的形勢要求我們必須要正視新常態,把思想迅速統一到各級戰略部署上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指出了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靠投資拉動的增長方式,“一枝獨秀”的產業模式,內生動力不足的發展現狀,在新常態下問題更加凸顯。二是高寒、偏遠、落后、“先天不足”的現實州情,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民生現狀,同步建設小康的任務極為艱巨。三是反分維穩形勢依然嚴峻,社會建設和管理任務繁重,發展環境仍需優化。四是“四風”的頑疾,“庸懶散浮拖”的現象,少數干部“不愿、不會、不敢”抓發展的問題,都給政府工作造成不良影響。這一對我州面臨形勢的理性客觀認識就是對我州經濟新常態背景的嚴密分析,我們要清醒地認識這些現狀,進一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以平常心和進取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
面對新常態,我們仍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雖然從全國發展形勢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主流趨勢不可逆轉,但是審視自身,我們在發展階段、產業支撐、發展動力等方面還有別于內地城市和發達地區,在主動適應新常態上還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開拓能力。要準確把握州情,敏銳捕捉政策信息,以踏實肯干、求真務實的作風正確對待我州經濟新常態,打破常規、創新思維,踏上真正適合甘孜實際的發展新征途。